江西省早稻收购进展顺利呈现五个特点
自7月23日启动早籼稻最低价收购预案以来,江西省早稻收购入库工作进展顺利。截止到8月20日止,全省早稻收购量19.04亿公斤。今年江西早稻收购工作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各级党政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早稻收购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责任,确保早稻收得进、储得下、质量优、管得好。各地党政领导亲临收购现场调研指导,确保收购政策不走样、不变味。省粮食局、中储粮江西分公司等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加强对各地收购工作的督导;农发行加快资金调度,保证了收购资金供应。
二是国有粮食收购企业准备充分,服务措施周全。各地粮食部门提前做好收购仓容准备、收购人员培训、收购器材添置等工作,各收购库点都设有政策宣传专栏,有价格和质量标准对照牌,有粮质比照样品,有茶水和防暑药品,有农民休息场所,准备了粮食的翻晒场地和整理工具,方便农民售粮。
三是粮食市场活跃,流通顺畅。国有粮食企业积极主动入市收购,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主渠道作用明显。据统计,到8月20日止,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5.4亿公斤,占社会收购量的81%。其它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市场收购,活跃了市场流通,各类其它经营主体收购量也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占社会收购量的19%。
四是收购价格稳定,优质稻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由于执行了最低价收购政策,常规早籼稻市场价格稳定,非指定收购企业收购价接近70元/百斤。各种优质早稻市场看好,如“禾盛10号”品种,上市以来价格持续走高,由上市初期的75元/百斤到目前的85元/百斤,比常规品种高15元/百斤。其它优质早稻的收购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斤普遍高出4分至1毛钱。
五是政策宣传到位,入库粮食质量好。各地加强了对早稻收购政策尤其是最低收购价粮食质量标准的宣传,广大售粮农民积极配合,做好粮食整理。据检测,目前各地收购入库的粮质普遍达到国标中等质量标准,粮食质量优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