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湖北省早稻收购进展顺利

发布时间:2006-08-08

为认真贯彻落实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按照国家《2006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我省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于7月25日顺利启动,全省共有215家委托收储企业900多家延伸收购点正式挂牌收购。

        今年我省早稻种植面积545万亩,总产41亿斤,与去年基本持平。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早稻收购工作高度重视,全省各级粮食部门狠抓贯彻落实,与省农发行、中储粮湖北分公司相互配合,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组织收购工作,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早稻收购中,严格执行质价政策,确保种粮农民得到政策实惠。全省执行早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工作进展顺利。

        据粮食收购进度报表反映,截止8月3日,全省纳入统计的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6年新产早稻22937万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9871万斤,比去年同期6798万斤增加3073万斤,增幅45%,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的早稻中包括最低收购价粮9245万斤,占国有粮食收购总量的93.7%,比去年同期的7256万斤增加1989万斤,增幅27%。

        今年是我省第二次启动早稻最低收购价预案,早稻收购市场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收购主体多元化。与小麦收购不同,今年早稻一上市,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小麦因市场价低于最低收购价,多渠道经营者无利可图不愿参与收购经营,因此,小麦商品量基本上都进了最低收购价的笼子。而早籼稻上市后,市场需求较旺,市场销价与购价有一定的价差,因此形成了按最低收购价收购与多渠道的市场价收购并存和竞争的局面。

       二是收购价高于去年。托市收购前,我省早稻市场收购价格为63-65元/百斤左右,目前受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早稻市场收购价格普遍上涨,国标三等质量普通早稻的市场收购价格为68-74元/百斤左右。武汉市新洲区委托收储企业收购价为70元/百斤,市场收购价为72-73元/百斤,粮贩上门收购毛粮价为65元/百斤。去年的市场收购价一直在70元以下。我们分析今年收购价上扬的主要原因:(1)受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和销售政策的影响,市场价格回升。(2)当前早米市场需求和价格上升,加工企业和多渠道粮食经营者有利可图,能够适当提高价格收购新粮。(3)农用物资、人力生产成本增加。

        三是早稻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会比预计的要少。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前,我们预计有10-12亿斤早稻进入最低收购价范围。目前,各种收购主体积极入市收购,部分县市市场收购价格接近或高于托市收购价格,农民的选择性更大,早稻进入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会比预计的减少。

        目前,我省各地早稻收购工作已进入收购高峰期,收购工作任务重,全省各级粮食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和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执行国家政策,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农民售粮,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确保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