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中粮控股小麦加工业盈利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5-03-30

    据中粮控股财报显示,2014财年,大米加工及贸易销售予外部客户77.5亿港元,分部业绩(经过调整的税前利润)为亏损0.2亿港元。小麦加工业务销售予外部客户约90亿港元,分部业绩实现盈利0.8亿港元。

    据分析称,中粮做面粉能够赚钱,首先是工厂的底子不错。上述人士说,中粮的面粉工厂,不少是收购过来的,收购之前,这些企业在当地已经有不错的品牌知名度。以中粮香雪为例,2004年,沈阳“香雪”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中粮集团收购了“香雪”51%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收购前,“香雪”已经是沈阳乃至国内较为知名的面粉品牌,占据沈阳市场35%的份额。

    面粉与大米不同,消费者对面粉的品牌忠诚度要好于大米,大米可替代性很强,而中粮旗下的面粉工厂,在当地市场都有多年积累,业绩不会大起大落。另外,中粮的面粉产品,不少生产的是面包、蛋糕专用粉,产品相对高端,面临的市场竞争相对少些,利润空间相对更高。

    中粮的小麦加工业务利润表现好于大米,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与中粮占有一定的政策优势有关。中粮面粉业务表面赚钱,是靠他们有100多万吨进口配额专营可以弥补加工亏损,中粮每吨可以获得200-400元的进口贸易利润。

    小麦进出口实行配额管理,中粮拥有比较多的配额。中粮在中国小麦进出口总额中占比100%,在中国玉米出口总额中占比为50%。这一优势,很多其他企业只能望尘莫及。国外小麦如果不计关税,每斤约为0.6元人民币,但是国内小麦的价格达到每斤1.2~1.3元。因此中粮拥有进口配额,可以合法将国外廉价小麦进口至中国,在成本上具有优势。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企业动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