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白剂退出 专家盯上面粉增筋剂
继面粉增白剂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很多食品专家的目光又聚焦到了面粉中添加的另外一些食品添加剂的身上,其中面粉增筋剂变成了头号目标。
面粉增筋剂学名偶氮甲酰胺,它不直接与面粉起作用,或者说作用较小,但当它与面粉加水搅拌成面团时,很快释放出活性氧,将小麦蛋白质内氨基酸的硫氢根氧化成为二硫键,使蛋白质链相互联结而构成面团网状结构,从而改善面团之物理操作性质及面制品组织结构。
过去人们大量使用溴酸钾作为面粉增筋剂,但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定具有较强致癌性,被各国禁用。偶氮甲酰胺曾是被公认的可安全用于食品的面粉改良剂,并且是溴酸钾的理想替代品。
不过,偶氮甲酰胺目前也遇到了地位不保的形势,在全球范围,各国对它的态度并不一致。
在欧盟,它的名字已经被从食品添加剂乃至食品包装的添加剂中除名,但在美国、巴西、加拿大,包括中国都未给偶氮甲酰胺“定罪”,均允许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
欧盟对于偶氮甲酰胺的致癌嫌疑,主要是由于偶氮甲酰胺水解后产生可能致癌的氨基脲(SEM)。欧盟很早就已经禁止作为面粉处理剂使用偶氮甲酰胺。而在2005年又禁止了偶氮甲酰胺作为发泡剂在食品包装中使用。
在美国、巴西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偶氮甲酰胺的使用标准是45mg/kg(0.045g/kg),与我国标准相同,而加拿大的使用标准是20mg/kg.
欧盟的最终结论是氨基脲对人的健康风险不明确。但欧盟也因为这个“不明确”将偶氮甲酰胺从食品添加剂名单中除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 现各国对一种食品添加剂产生不同的态度。
对于偶氮甲酰胺是否该禁用,作为有面粉企业表示说,希望国家能严格控制偶氮甲酰胺的使用,但是一定要有严格的监管。
业内人士也表示,对偶氮甲酰胺的监管难度就在于没有检测方法,因此即使禁止,或者缩小使用范围,都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但是目前的情况在于,有检测方法,但是没有单位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