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资本大量涌入 大豆市场面临大决战

发布时间:2012-12-26

   今年,由于美国农业部调整大豆产量预期,引发国际大豆连锁反应,再一次导致中国压榨企业出现行业亏损,黑龙江压榨企业九成停工。国储虽然提高了收储价,但中国大豆产业的根本问题仍然存在,面积还将继续下滑,豆农和豆企的日子都难,大豆产业面临崩溃。造成这种困局的实质是中国农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国内农业产业安全问题。

  尽管中国大豆产业现状令人担忧,但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出口欧盟等地的价格是国内市场价格1-2倍的事实也让不少国内产业资本和专家看到希望。

   据金谷粮食网了解,目前我国出口的大豆蛋白已经占世界食品大豆蛋白50%的市场份额,好多国际品牌的大公司,都需要采购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

   在国际上,转基因大豆跟非转基因大豆是两种产品,两个价格,市场上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比转基因大豆高30%~50%。中国大豆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中国年产1500多万吨大豆,用于榨油的越来越少,直接食用的越来越多,美国、欧洲的大型食品企业到中国采购非转基因大豆、食用大豆蛋白的越来越多。

   有人士分析,今年可谓中国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两大阵营对决的重要一年,国内资本不仅纷纷介入中国大豆的深加工项目还在寻求建立国产大豆期货交易,要在进出口权上与外资巨头对决,重新夺回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阵地。目前国际国内豆制品需求异常强劲,加上《粮食法(意见稿)》对中国大豆前景指明了蓝图,一旦国内这些产业资本把握住政策和市场的机会,将在数千亿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市场找到新的蓝海。

   也有相关人士表示:“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能否在这场对决中赢得胜利关键是政策。非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大豆是两个体系,两个市场,很容易鱼目混珠,不仅是望国内更多的产业资本高举非转基因大豆市场大旗,还希望政策为非转基因市场建立防火墙。即使今年国储加价救市每吨提高600元,也难以改变大豆产业继续恶化的局面。国际技术垄断公司通过控制种业来控制中国农业,带来的危险是现实的也是紧迫的。中国大豆产业要想发展,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发挥国产大豆非转基因、高蛋白优势,大豆加工企业生产更多高附加值大豆食品,打造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品牌等策略应受到支持。”

  而美国《2002年农业法案》生效后,美国农民每生产1吨大豆得到的政府补贴,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5.2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9.1美元。

  据了解,黑龙江省农委、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正着手研究制定该省大豆产业发展振兴规划,以期促进该省大豆产业多元化发展,增强对大豆市场的调控能力。

   金谷粮食网评论,国产大豆优势目前其实很明显,但是劣势也很明显。优势在于起高端和纯净,是高端大豆产品和日常食用大豆的最佳选择。目前的劣势就是价格,转基因大豆价格低,其种植国家又有大把补贴,因而靠其低廉的价格可以占领很多市场份额。建议国内大豆协会能给国产大豆先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只有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才能叫的响亮名字,先从品牌上占据优势。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