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飞涨 小麦市场需确保供应
9月底国家宣布2013年最低小麦收购价格为1.12元/斤,每斤一下子提高了1毛。这已经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小麦市场价格。
10月份开始,国内小麦供不应求,价格开始出现快速上涨迹象,为了保障供应和防止出现小麦无法到达所需企业手中的情况,11月14日,临储小麦拍卖细节修改为:同一买受人每次购买小麦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企业30天的加工用量(即日处理小麦能力乘以30天),一个月累计购买量不得超过45天加工用量(即日处理小麦能力乘以45天)。买受人所竞买的小麦要尽快运回本企业加工成面粉并及时投放市场,保证合同到期日后30天内全部投放完毕,以增加市场供应量。买受人竞买国家政策性粮食涉及货款,必须由买受人直接支付,不得由其他企业或个人垫付、代付。对符合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条件的竞买企业,农业发展银行可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国家临时存储粮食存储库点(包括负责贷款的承储库和实际储存库点)不允许直接或间接购买本库储存的粮食。中央储备粮直属库(企业)不得直接或间接参与竞买,也不得安排其监管的地方承储库点之间互相购买。
在小麦市场供应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临储小麦拍低价又再度上涨。12月5日起竞价销售的中央政策性小麦(含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底价进行了调整,其中储存在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安徽、河南、新疆的2010年产小麦,竞价销售底价为2160元/吨(国标三等仓内交货价,下同);其他地区为2260元/吨。2009年及以前年度产小麦竞价销售底价为2040元/吨;其他地区为2140元/吨。
12月12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圆满结束,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小麦716288吨,实际成交434542吨,成交率60.67%,其中:白小麦计划销售575280吨,实际成交309205吨,成交率53.75%,成交均价2283元/吨;红小麦计划销售25733吨,实际成交20875吨,成交率81.12%,成交均价2342元/吨;混合麦计划销售115275吨,实际成交104462吨,成交率90.62%,成交均价2303元/吨。
12月19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圆满结束,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小麦769493吨,实际成交471933吨,成交率61.33%,其中:白小麦计划销售681429吨,实际成交399058吨,成交率58.56%,成交均价2347元/吨;红小麦计划销售20147吨,实际成交15771吨,成交率78.28%,成交均价2379元/吨;混合麦计划销售67917吨,实际成交57104吨,成交率84.08%,成交均价2365元/吨。
从最近两次拍卖价格来看,看有说是步步高升,12月12日白小麦成交均价2283元/吨,12月19日上涨到2347元/吨;红小麦12日成交均价2342元/吨,19日上涨到2379元/吨;混合麦12日成交均价2303元/吨,19日上涨到2365元/吨。总成交率也是一直居高不下。数据直接反应出了市场需求之紧迫。
而金谷粮食网接触的面粉加工企业均表示,目前小麦收购比较困难,散粮极难到厂,需要向大库订购,价格比市场上要高出一大块。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价格,而是出库困难。
据金谷粮食网了解,今年小麦消耗过多,主要是由于饲料厂过多的消耗小麦,去年开始,国内小麦价格已经大幅度低于玉米价格,饲料厂大量采购小麦用于替代玉米。12年新小麦上市以后,小麦供应充足,价格低迷,玉米则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替代现象尤为突出。导致大量小麦被养殖企业收购并消耗掉,才出现目前这种农民手里无余粮的尴尬局面。
双节临近,面粉厂加工企业急需补库生产,由于小麦供应不足不得不大幅提价收购,部分地区出现了小麦价格一天涨3、4分的局面。涨价并不能换来充足的供应,企业小麦粮源问题还需要国储拿出积极有效的态度来,才能得到缓解。然而,农民手中无粮,涨价的“福利”显然不是他们可以享受的。(金谷粮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