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多国干旱粮价上涨 对中国显现初步影响

发布时间:2012-08-12

    这个夏天,北半球多个粮食主产国的天气灾害使得全球粮价不断“升温”。而国家统计局8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其中粮油价格上涨较为明显。粮食价格上涨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油脂价格上涨5.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7个百分点。

    这两方面的数据显示出国际粮价对中国的影响初步显现。国际粮价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拉动饲料价格上涨,从而带动猪肉等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而粮价适当上涨,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产品市场和企业生产积极性有好处。国内、国际粮食市场的关联度在不断加深,国际粮价的上涨对中国具有传导效应。对于豆类等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品种,价格是直接通过贸易传导;对于进口量不大的品种,则是通过价格的信号传导到国内。如果国际粮价持续上涨,对国内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显现。


    目前,国际市场上谷物价格已经接近200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由于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遭遇干旱和高温,美国玉米作物前景严重恶化,导致7月份玉米价格上扬近23%;国际小麦报价也大幅上涨19%,原因是俄罗斯联邦的产量前景恶化,而且预计玉米供应紧张致使畜牧部门对小麦的需求连续两个季度显示出坚挺的趋势。


    虽然美国农业部大幅下调了玉米和大豆的单产,但玉米种植面积近1亿英亩,是75年来最大的。因此价格上涨更多的还是炒作因素,特别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小麦和大豆出口国,更热衷于拉升粮食价格。近期国际粮价的暴涨已经偏离了供需基本面。粮农组织总干事不久前曾警告说,衍生市场的过度投机,会加剧价格的动荡及其速度。粮食价格过度波动,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所出现的情况,对世界各地贫困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