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大豆种植预期与干旱博弈 国内消费依旧疲软
发布时间:2012-07-26
6月份以来,美国出现大面积高温干旱天气,美国玉米与大豆主产区严重受灾,导致美豆期价突破前期历史高位。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当前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31%,较前一周继续下滑,已降至历史新低水平。同时,其开花率与结荚率有所上升,反映出美豆已经进入实质性的生长关键阶段。因此,后期的天气变化将会对美豆期价造成更大的影响。目前发生在美国的旱情正席卷全国,该国55%的面积被中度至重度的旱情所侵袭。目前来自气象机构的信息表明,美国中西部在7月下半月至8月初的降水非常有限,并有阶段性高温天气。
1950年以来,美国发生类似本年度干旱的年份共有3年,分别是1977年、1988年以及2006年,期价最高涨幅分别达到了128%、130%以及217%。根据当前美豆期价1100美分低点进行测算,本轮美豆涨幅目前刚刚超过50%,正处于调整之中。因此,如若后期干旱得以持续,豆类后期将延续当前的牛市行情。
虽然目前干旱导致农产品出现大涨,但从国内外盘面表现分析,近月合约涨幅远大于远月合约,在回调中这一特点更为明显。大豆与豆粕的近月1209合约和1301合约与当季美豆产量有直接关联,但1305合约却是对应当季南美大豆的产量情况。由于目前大豆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本季度南美大豆种植热情高涨,且在近两年引发南美旱情的拉尼娜气候现象已经转化为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后期种植天气较前两年会得到极大改善,因此本季度南美大豆料将出现种植面积与单产均上升的局面。研究机构数据表明新年度巴西的大豆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8229万吨,将较本年度增长24%,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在此情况下,大豆与豆粕的近远月合约价差将处于持续走强的局面,后期价差回归更多依赖于天气变化。
我国下游消费端持续疲软,始终处于高位的大豆港口库存、疲软的猪价以及走低的生猪存栏量共同印证了当前消费维持弱势的局面。近期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的大幅抬升,也造成国内多数饲料企业和贸易商存货积极性下降,虽然近期跟盘有所补货,但整体库存水平依然属于偏低状态,尤其是高价位对于终端需求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是,随着8月份饲料消费旺季的到来,这一局面或将改善。疲弱的消费将对豆类价格产生拖累,因此内盘豆类价格涨幅始终不及外盘。
在宏观面不稳的背景下,豆类或将始终保持其相对强势,逐渐由前期强势上涨转为“慢牛”行情,具体或表现为进二退一的方式。由于豆粕合约与国外市场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后期豆粕仍将领涨整个豆类市场,近月合约将会强于远月合约。但是,由于当前豆类整体价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投资者需要警惕天气变化以及宏观面不稳带来的风险,处于高位的豆价对利空反应较前期将会更为敏感。
1950年以来,美国发生类似本年度干旱的年份共有3年,分别是1977年、1988年以及2006年,期价最高涨幅分别达到了128%、130%以及217%。根据当前美豆期价1100美分低点进行测算,本轮美豆涨幅目前刚刚超过50%,正处于调整之中。因此,如若后期干旱得以持续,豆类后期将延续当前的牛市行情。
虽然目前干旱导致农产品出现大涨,但从国内外盘面表现分析,近月合约涨幅远大于远月合约,在回调中这一特点更为明显。大豆与豆粕的近月1209合约和1301合约与当季美豆产量有直接关联,但1305合约却是对应当季南美大豆的产量情况。由于目前大豆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本季度南美大豆种植热情高涨,且在近两年引发南美旱情的拉尼娜气候现象已经转化为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后期种植天气较前两年会得到极大改善,因此本季度南美大豆料将出现种植面积与单产均上升的局面。研究机构数据表明新年度巴西的大豆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8229万吨,将较本年度增长24%,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在此情况下,大豆与豆粕的近远月合约价差将处于持续走强的局面,后期价差回归更多依赖于天气变化。
我国下游消费端持续疲软,始终处于高位的大豆港口库存、疲软的猪价以及走低的生猪存栏量共同印证了当前消费维持弱势的局面。近期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的大幅抬升,也造成国内多数饲料企业和贸易商存货积极性下降,虽然近期跟盘有所补货,但整体库存水平依然属于偏低状态,尤其是高价位对于终端需求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是,随着8月份饲料消费旺季的到来,这一局面或将改善。疲弱的消费将对豆类价格产生拖累,因此内盘豆类价格涨幅始终不及外盘。
在宏观面不稳的背景下,豆类或将始终保持其相对强势,逐渐由前期强势上涨转为“慢牛”行情,具体或表现为进二退一的方式。由于豆粕合约与国外市场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后期豆粕仍将领涨整个豆类市场,近月合约将会强于远月合约。但是,由于当前豆类整体价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投资者需要警惕天气变化以及宏观面不稳带来的风险,处于高位的豆价对利空反应较前期将会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