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深加工需求萎靡淀粉酒精弱势延续
发布时间:2012-07-18
玉米深加工行情弱势延续,淀粉、酒精价格再现回落。淀粉方面,由于淀粉糖替代减量,导致近期淀粉糖市场行情走跌,淀粉糖价格下降,淀粉糖对淀粉的提振效应未能显现。至今,淀粉及其糖类季节性需求旺季未现。酒精弱势行情持续,东北、华北酒精市场成交清淡。目前仍陆续有酒精企业停产检修,开工率处于持续下降状态,酒精产量随之有所减少,但尚不能改变整体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
虽然加工企业试图通过减线生产和延长检修时间等方法来减少产品库存,进而提振产品价格,但因下游需求长期疲弱,导致产品销售持续不畅。产品销售阻力加大的同时,玉米原料价格持续攀高,虽然部分企业签订合同粮满足生产,但部分企业签量不签价,原料成本依旧呈现上涨趋势,因此从控制原料成本和消化产品库存方面来减少运营负担,导致本周淀粉及酒精价格均出现下调。
吉林淀粉成交价连续两周下调50元/吨,降至2950~3050元/吨,加工效益亏损较为普遍,成交量一般。据悉,部分淀粉精加工厂家转向直接采购淀粉,但是仍处于供大于求局面,短期弱势行情继续,直接导致深加工企业采购玉米热情不足、收购数量明显萎缩。深加工企业玉米需求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还需耐心等待终端消费季节性旺季的到来。
东北产区余粮持续减少,但港口价格维稳导致贸易商收购和销售都较为谨慎。据市场人士反映,目前玉米市场相对弱势震荡,贸易商出货意愿减弱,持粮待涨情绪增加,后期粮源供应压力仍存。华北基层粮源有限,低等玉米霉变率较高,不同等级玉米价差开始出现分化,未来南方需求因素将为主导,定价权已转向贸易主体。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饲料企业库存普遍较低,但东北优质玉米仍是销区需求主流,企业补库时机将为北方产区价格启动之时。
东北产区进入6月份便迎来连续降雨,部分地区已经连续降雨达一周时间,大部分地区农户表示,降水对前期干旱起到缓解作用,有利于玉米生长,但个别地区农户表示,连续降雨已使部分地区出现涝象,对玉米生长形成影响,或造成后期发育延迟、植株矮小。
在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国家拍卖平抑市场、进口与替代量增加、下游利润低迷及宏观经济环境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等的影响下,玉米市场远期上涨空间受到制约。受经济政策及粮食政策的提振作用,玉米价格底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同时,东北贸易企业受仓储费及资金占用利息的成本推动,支撑粮源价格易涨难跌。在用粮企业和贸易商的相互抗衡之下,天气的作用因素或将被放大,很可能成为点燃行情的导火索。反之,如果天气不出现较大问题,例如2009年干旱那种级别的灾害,今年仍是一个供给能够平衡消费的年份,在这样的年份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特征尤为显著,夏季高点正在逐渐形成。
虽然加工企业试图通过减线生产和延长检修时间等方法来减少产品库存,进而提振产品价格,但因下游需求长期疲弱,导致产品销售持续不畅。产品销售阻力加大的同时,玉米原料价格持续攀高,虽然部分企业签订合同粮满足生产,但部分企业签量不签价,原料成本依旧呈现上涨趋势,因此从控制原料成本和消化产品库存方面来减少运营负担,导致本周淀粉及酒精价格均出现下调。
吉林淀粉成交价连续两周下调50元/吨,降至2950~3050元/吨,加工效益亏损较为普遍,成交量一般。据悉,部分淀粉精加工厂家转向直接采购淀粉,但是仍处于供大于求局面,短期弱势行情继续,直接导致深加工企业采购玉米热情不足、收购数量明显萎缩。深加工企业玉米需求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还需耐心等待终端消费季节性旺季的到来。
东北产区余粮持续减少,但港口价格维稳导致贸易商收购和销售都较为谨慎。据市场人士反映,目前玉米市场相对弱势震荡,贸易商出货意愿减弱,持粮待涨情绪增加,后期粮源供应压力仍存。华北基层粮源有限,低等玉米霉变率较高,不同等级玉米价差开始出现分化,未来南方需求因素将为主导,定价权已转向贸易主体。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饲料企业库存普遍较低,但东北优质玉米仍是销区需求主流,企业补库时机将为北方产区价格启动之时。
东北产区进入6月份便迎来连续降雨,部分地区已经连续降雨达一周时间,大部分地区农户表示,降水对前期干旱起到缓解作用,有利于玉米生长,但个别地区农户表示,连续降雨已使部分地区出现涝象,对玉米生长形成影响,或造成后期发育延迟、植株矮小。
在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国家拍卖平抑市场、进口与替代量增加、下游利润低迷及宏观经济环境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等的影响下,玉米市场远期上涨空间受到制约。受经济政策及粮食政策的提振作用,玉米价格底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同时,东北贸易企业受仓储费及资金占用利息的成本推动,支撑粮源价格易涨难跌。在用粮企业和贸易商的相互抗衡之下,天气的作用因素或将被放大,很可能成为点燃行情的导火索。反之,如果天气不出现较大问题,例如2009年干旱那种级别的灾害,今年仍是一个供给能够平衡消费的年份,在这样的年份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特征尤为显著,夏季高点正在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