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豆类盘面可能延续近期强势态势 谨慎了结前期获利多头头寸
发布时间:2012-07-18
欧债危机暂时得到缓解,欧盟财长会议达成救助西班牙银行业的决定,并将在本月20日开始首轮300亿欧元的救助。但对于ESM直接救助欧洲银行业的决定,欧盟将在9月份开始讨论,而德国批准ESM的决定也将拖延至9月份。因此,9月份可能成为另一个宏观系统风险爆发的时间窗口,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本周将在国会作证。此外,8月初也将迎来新一期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市场目前预期8月份的会议不会推出新的宽松政策。短期,市场的风险情绪修正将令美元出现回调,应利多商品走势。
截至日前,美豆主产区干旱天气仍在延续,6月最后一周美豆中西部最高温度在38度以上。虽然7月初有零星的降雨,但并未使干旱得到缓解,市场对美豆单产的预期不断向下修正。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豆优良率已经由7月1日的45%下调至7月15日的34%,显著低于2003/2004年度以来的最差水平。而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估显示,美豆单产为40.5蒲式耳/英亩。
一旦优良率降至40%以下的水平,单产将很难修复,预计本年度的美豆单产在8月份的美农业部供需报告中将被继续下调至38—39蒲式耳/英亩。美豆单产减少至38.5蒲式耳/英亩,相当于美豆2012/2013年度较上年度减产400万吨。而目前预估南美洲大豆增产,大豆的供应将在南美洲开始种植后得到恢复。南美洲产量主要看9—10月份南美洲的种植面积,以及明年1—3月份的天气。如果美豆维持在1600美分的高位,那么将吸引南美洲农民扩种大豆,进而导致9—10月份美豆价格下滑。
我国今年上半年进口大豆2905万吨,远超过去年同期的2371万吨。我国进口大豆多并不意味着上半年的需求较高,油脂和豆粕销售均表现一般,油脂厂的油脂库存依然较高,现货商不看好后市。此外,从我国对美豆的点价来看,美豆在1300—1400美分的时候,我国采购了近1000万吨2012/2013年度的大豆,大量进口将保证年内的油脂供应。
近期商品有企稳迹象,市场并无风险事件的进一步打压,但宏观经济面依然较弱,市场处在弱势反弹之中。美豆因天气炒作依旧保持强势,但我国供应相对充足,大豆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在天气炒作和资金推涨下,国内盘面有可能延续近期强势态势,但无疑风险已经加大。建议投资者关注天气的变化、国内多空持仓结构变化以及宏观系统性风险,若出现不利变化,则谨慎了结前期获利多头头寸。
截至日前,美豆主产区干旱天气仍在延续,6月最后一周美豆中西部最高温度在38度以上。虽然7月初有零星的降雨,但并未使干旱得到缓解,市场对美豆单产的预期不断向下修正。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豆优良率已经由7月1日的45%下调至7月15日的34%,显著低于2003/2004年度以来的最差水平。而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估显示,美豆单产为40.5蒲式耳/英亩。
一旦优良率降至40%以下的水平,单产将很难修复,预计本年度的美豆单产在8月份的美农业部供需报告中将被继续下调至38—39蒲式耳/英亩。美豆单产减少至38.5蒲式耳/英亩,相当于美豆2012/2013年度较上年度减产400万吨。而目前预估南美洲大豆增产,大豆的供应将在南美洲开始种植后得到恢复。南美洲产量主要看9—10月份南美洲的种植面积,以及明年1—3月份的天气。如果美豆维持在1600美分的高位,那么将吸引南美洲农民扩种大豆,进而导致9—10月份美豆价格下滑。
我国今年上半年进口大豆2905万吨,远超过去年同期的2371万吨。我国进口大豆多并不意味着上半年的需求较高,油脂和豆粕销售均表现一般,油脂厂的油脂库存依然较高,现货商不看好后市。此外,从我国对美豆的点价来看,美豆在1300—1400美分的时候,我国采购了近1000万吨2012/2013年度的大豆,大量进口将保证年内的油脂供应。
近期商品有企稳迹象,市场并无风险事件的进一步打压,但宏观经济面依然较弱,市场处在弱势反弹之中。美豆因天气炒作依旧保持强势,但我国供应相对充足,大豆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在天气炒作和资金推涨下,国内盘面有可能延续近期强势态势,但无疑风险已经加大。建议投资者关注天气的变化、国内多空持仓结构变化以及宏观系统性风险,若出现不利变化,则谨慎了结前期获利多头头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