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象征性采购符合市场预期 油企压榨回暖带动价格回升

发布时间:2012-02-24
    近期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中国中粮集团、中储粮总公司等与美国ArcherDanielsMidland,BungeLtd.和CargilInc.等公司在爱荷华州签署了采购862万吨美豆的协议,此后中国代表团又在洛杉矶与美方代表签订近480万吨美豆的购买协议,此次访美期间总计买入1340万吨美豆,交易金额为67亿美元,创下最高一次性采购纪录。从盘面豆类期价运行来看,市场对于采购反应平淡,主要因为此次采购合同为计划内进口量,订单对于价格、期间不做明确界定。访美期间常规性采购大豆符合市场预期,其对于中美关系的象征性意义或大于对豆类期价的指导意义,利好影响已然被提前消化。

    随着春节假日效应对市场的影响消退,近期国内各地购销气氛有所好转,大豆及制品现货价格稳中有升。截至上周,我国主要港口大豆价格在3975元/吨,油、粕出厂价格双双增长。依据数据测算,截至2月16日,山东、江苏地区油厂压榨均扭亏为盈,并连续三周实现了稳定盈利,压榨利润分别在29.35元/吨、62.15元/吨。相比之下,东北产区油厂压榨仍然存在较大亏损,截至2月16日辽宁油厂压榨亏损在223.15元/吨。此外,最近两个半月,以近月船期为基础测算的大豆加工持续亏损,油厂在内盘上套保动力以及游资抛压动能趋弱,将有益于期、现货价格反弹。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非商业基金持仓有效反应了国际资金对于豆类品种的关注热情。自去年11月22日、12月6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美豆油、美豆非商业基金多单持仓占总持仓之比分别触及年内低点之后反弹,其中美豆多单增持较为顺畅。截至2012年2月7日当周,非商业基金持有美豆多头占总头寸比例上升至26.9%,净持仓在73662张;美豆油净持仓负值(2011年11月29日当周:-21401张)大幅收缩至-2475张。配合做多资金的介入CBOT美豆、豆油期价触底回升,震荡重心有所上移。国内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资金对于连豆粕的关注度显著提高,最近三周连豆粕主力合约日均成交量在30万手之上,这将为豆粕后续拉开补涨行情提供量能。

    虽然近期油脂油料市场炒作题材较为匮乏,然而,考虑到自身供需面利多支撑、国家大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性支持、品种自身的“抗跌性”以及资金投机热情的转暖,我们倾向于维持年报中对于油脂油料后期走势的乐观判断。短期,关注宏观经济以及周边品种的联动效应,风险偏好型投资者逢低陆续建立多头布局;谨慎性投资者或可静待明确利多消息指引。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