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消息慢慢凝聚 12月份国内棉油有适度反弹
发布时间:2011-12-12
美元走强,美国豆油出口销售低迷,给豆油盘面构成了下跌压力,截止月末,CBOT豆油1月合约报收49.5美分/磅,较上月51.17大跌1.67美分/磅,国内大连盘油脂跟随大跌,截止月末,连豆油主力1205合约收盘8596元/吨,较上月9196大跌600元/吨,连盘棕榈油主力1205合约收盘7768元/吨,较上月7950大跌182元/吨,国内油脂承压下行,截止月末,沿海一级豆油现货主流价格回落至8650-8900元/吨一线,较上月大跌400-700元/吨,港口24度棕榈油现货主流价格回落至7500-7650元/吨一线,较上月下跌30-70元/吨,主产区四级菜油出厂价回落至9750-9900元/吨一线,较上月大跌300-400元/吨,国内三大油脂现货跟盘大跌,棉油跟随跌跌不休。
本月国内棉籽进一步下挫,截止月末,北方产区毛棉籽到厂价回落至0.90-0.95元/斤一线,南方产区毛棉籽到厂价回落至0.88-0.96元/斤一线,原料价格“飞流直下三千尺”,拓宽了棉油下跌的空间。北方产区三级棉油出厂价在7000-7600元/吨一线,较上月暴跌800-1500元/吨,南方产区三级棉油出厂报价回落至7400-7700元/吨一线。
日本政府出手干预汇市,其央行买入美元抛售日元的举动支撑美元指数走高,并且,德国标售国债市场需求冷淡,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升至欧元时代新高,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将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穆迪、标普亦下调匈牙利、比利时债信评级,加上,欧洲政府债券违约的保险成本攀升至历史新高,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与此同时,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指数11月初值为48,创32个月低位,低于枯荣线50值,显示出中国制造业活动再度大幅放缓,另外,美国10月消费者支出增长放慢,企业资本投资计划萎靡,令全球宏观经济担忧加剧,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汇率飙升,全球股市及大宗商品一度遭重挫,截止月末,美元指数收报于78.34点,大涨1.86点,中国沪指收报2333.41点,较上月2468.25大跌134.84点,美元走强,国内股市大跌,也给国内油脂带来较大压力。
本月国内棉油进一步大跌,总体需求也仍疲软。不过,在全球央行救市支持下,本月美股及原油震荡上涨,截止月末,道琼斯工业指数收报12045.68点,较上月上涨89.68点,NYMEX 1月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大涨7.28美元,收报于100.36美元/桶,又将给国内油脂现货营造利多气氛。并且,经过本月的深度回落,目前北方产区棉油价格与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已出现200-300元/吨倒挂,处于非正常状态,且棉油熔点低,冬天有一定的勾兑优势,有利于棉油重新获得勾兑市场份额,且春节临近,小包装新一轮备货旺季来临,棉油终端需求有望逐步向好,另外,月底国内棉籽反弹走高,原料成本因素也给棉油提供利多支持,随着利多消息慢慢凝聚,12月份国内棉油有适度反弹的希望,但反弹幅度和持续性尚待观察,北方产区三级棉油上方阻力位预计在7800-8000元/吨一线,随时需防范行情重新滞涨回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