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国内棉籽探底回升 油厂挺粕补亏意愿略有增强
发布时间:2011-12-12
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汇率飙升,加上美豆出口销售疲软及南美作物前景看好,均对大豆盘面形成压制,截止月末,CBOT大豆1月合约收报1131.25美分/蒲式耳,较上月1217.25大跌86美分/蒲式耳,国内大连盘大豆也跟随下跌,截止月末,连豆主力1209合约收报4210元/吨,较上月4386大跌176元/吨,国内外大豆大幅回落,冲击国内豆粕现货大跌,截止月末,沿海43%蛋白的豆粕现货主流价格回落至2780-2830元/吨一线,较上月下跌150-260元/吨不等,主产区菜粕出厂报价集中在1900-2000元/吨一线,较上月大跌100-150元/吨,豆粕、菜粕现货跟盘大跌,棉粕纷纷跟跌。
本月国内棉籽进一步下挫,截止月末,北方产区毛棉籽到厂价回落至0.90-0.95元/斤一线,南方产区毛棉籽到厂价回落至0.88-0.96元/斤一线,原料价格跌跌不休,为棉粕的进一步回落奠定了基调。北方产区40%蛋白的棉粕出厂价回落至1600-1700元/吨一线,较上月大跌250-350元/吨,南方产区42%蛋白的棉粕出厂价回落至1750-1800元/吨一线,较上月大跌130-250元/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11月份,国内水产养殖已全面进入淡季,水产料对棉粕的需求寥寥无几,需求主体转向畜禽料,而本月国内猪肉、鸡蛋价格加速下跌,时至下旬,全国生猪出栏价继续下探至16.19元/公斤,南北方均有部分地区跌破8.0元/斤,局部地区甚至跌破7.5元/斤,同时,鸡肉出现了同样的降价趋势,部分地区鸡肉价格甚至已跌至成本线以下,存栏率增长势头或将受到影响,饲料厂及经销商入市谨慎,棉粕终端需求迟滞,需求疲软也是导致近期棉粕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月国内棉粕进一步下探。不过,月底国内棉籽探底回升,加之当前棉籽压榨普遍亏损,油厂挺粕补亏意愿略有增强,棉粕抗跌能力在逐步增强,另外,春节、元旦临近,饲料企业普遍有备货要求,随着需求慢慢向好,12月份国内棉粕有望震荡、温和反弹,但反弹高度将受限,整体仍处于弱势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