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利多预期落空 南美天气良好
发布时间:2011-12-09
全球大豆当前所处的格局是销售主体转换、出口销售不振导致的供应压力增加,以及南半球播种及早期生长顺利进行所带来的利多预期落空。供应主体由北美转向南美。预计这种供应主体转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中国每年从南美进口的大豆比例可能要从现在的55%增加到65%左右,中国进口主体将从美国转向南美,但是价格决定仍在美国。这一矛盾在今年的行情中体现得特别明显。今年北半球减产题材并未为市场信心带来提振,南美球替代了北半球减少的供应能力,基金净多持仓也跌至接近负值的水平。
进口价格大幅回落对美豆出口形成一定刺激,但数量仍不如去年同期。11月份相比9月和10月,在价格大幅回落的刺激下,出口数量开始增加,但仍不足去年同期的3/4。
南美11月份天气有利于播种进度及早期生长。拉尼娜气候确实存在,但对于太平洋西海岸的东南亚影响要远大于南美,而且早期南半球的偏干天气是利于播种的。有机构预测,拉尼娜天气可能要延续到明年1月。南美大豆的关键生长期在明年2—3月份,1月份之前天气偏干对最终产量影响并不会太大。就去年拉尼娜造成的影响看,巴西大幅增产的部分超过了阿根廷减产的部分,可以推测,在今年拉尼娜偏轻、南美种植面积增加的背景下,今年南美总产量很可能还会大幅增加。因此供应压力短期不会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