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支持小麦收购 老百姓选择惜售等行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日前宣布,目前夏粮收购各项信贷准备工作已就绪,备足1380亿元资金支持夏收。农发行开户企业今年计划收购小麦1100亿斤,较去年同期增加123亿斤,增幅为12%;计划收购油菜子95亿斤,较去年同期增加7亿斤,增幅为8%。农发行需投放粮油收购贷款1380亿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396亿元,增长28.6%。
尽管农发行准备充足,但是目前普通小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的火热。
山东聊城、德州等小麦主产区,新麦普遍高开上市,农村粮食收购点的价格一般为每斤1 .02元至1 .05元,高于去年同期0 .03至0.05元/斤。优质麦表现较为抢眼,价格从1 .18元/斤迅速上涨到1 .2元/斤。
最近三四年来,农户由集中售粮到常年售粮的变化非常明显。加上这几年的小麦价格均是前低后高,农户早卖比晚卖要吃亏。“晚卖比早卖好”的心理在农户中比较盛行。
农户种粮成本上升、小麦玉米比价倒挂等因素使农户对小麦价格预期较高。相比往年,这茬小麦的化肥、农药、耕地、收割、浇水的成本都有上升。加上去冬今春干旱,农户投工投劳量普遍增加。综合算起来,这茬小麦的成本平均每亩增加200元左右。大多数农户对新麦的收购价预期在1.1元/斤以上。
相比于去年夏粮“抢购潮”,虽然同样是粮价高涨、农民惜售,今年企业的收购行为表现得颇为谨慎。目前新麦收购市场较为冷清,进入市场收购的多为个体贸易商、饲料加工企业及一些面粉加工企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入市收购的仍然很少。
现在正处于面粉消费淡季,加工企业开工率不高,主流大型企业包括国字号企业仍在消耗前几期定向销售的小麦,因此并不急于向市场收购新粮。而且企业仅靠自有资金无法收购太多数量的粮食,而今年农发行对非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的发放上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收购主体不像往年那样方便地贷到款。
去年的粮食收购市场,由于多元化主体竞争激烈,出现个别地区、个别企业无序收购的情况,减产、惜售、抢购等多重因素造成小麦市场价明显高于托市收购价。
农业发展银行会议提出,将优先支持政策性收购,支持中储粮企业掌握粮源。对粮油市场化收购,要做到理性收购、把握节奏、分段放行、小额勤调、适时指导、加强监管。
然而出于对后市价格或走高的判断成为了多数粮农惜售的直接理由。种地成本的高企亦导致了粮农惜售观望情绪的蔓延。淡季观望的面粉企业。
作为小麦产业链的一部分,小麦收购价目前所呈现出的上涨趋势,或将进一步加大面粉企业的成本。成本虽能够转移到产品售价中,但目前面粉企业竞争激烈,企业也不能随意加价。
部分打算存粮等涨价的粮库现在收购比较积极,部分地区粮库收购情况比较好,一些小库容粮库收满粮还是问题不大。但是更多老百姓选择的是惜售,等待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