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2011年小麦托市收购难启动 政府要严查代储库

发布时间:2011-05-24

    2010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将2011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5元、93元和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和7元。

    目前国内市场小麦价格在1.05-1.07元/斤,远高于托市收购价。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数据显示,2011年的一等白小麦价格为0.99元/斤。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未达到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启动条件,这意味着执行5年的国家小麦托市收购政策今年将很可能不再执行。

    而在兰州召开的“夏季粮油收购工作座谈会”上,国家粮食局透露“今年小麦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性不大,但各地要做好政策执行的各项准备,一旦市场价格水平达到预案启动条件,要按规定程序及时启动预案。”国家粮食局和各省粮食局还达成一个共识,这就是“新粮上市后,小麦价格将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按照以往,执行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小麦主产区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省。《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参与收购的主体为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中粮集团、华粮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上述6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7个主销区省级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

    国家不执行托市收购,受此影响最大的是中储粮公司,其不得不与其他粮食企业一样按照市场价格收粮补充国库。

    除了不再托市收购,这次国家整顿粮食收购主体。国家将取消代储企业的直接粮食收购,代储库小麦收购量占到中储粮整个小麦收购的一半。据金谷粮食网分析,去年各地哄抬麦价其中主要是代储库企业。

    2010年夏粮托市收购期间,出现哄抢小麦,导致小麦价格远偏离托市收购价,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众多委托企业为了抢粮“哄抬粮价”。

    国家正在整顿企业小麦收储资格,不让中储粮委托的代储库直接参与小麦收购,原因是这些代储库为了获得小麦收购费用和带出费用,抢粮抬高粮价。

    代储库参与夏粮收储审批条件会很严格,现在国家尚未公布今年的小麦收购预案,具体还不知道怎样规范。代储库如果被整顿对粮食储备和粮食收储会产生很大影响,过去代储库数量众多储存量很大,管理宽泛,如果数量减少,农民卖粮会更集中一些,对于控制抢粮、稳定粮价肯定有帮助。

    这一规定对围绕在中储粮周围的代储库影响比较大,中储粮委托的代储库点企业小麦收储量最高时占到中储粮整个收储量的一半,因为中储粮没有那么多的直属库来存粮食。

    在遴选代储库点上国家早有规定。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部委在“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规定,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销售”的原则,中储粮有关分公司负责提出委托收储库点名单,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发展银行省分行研究确定,报中储粮总公司备案后对外公布。

     上述预案要求委托收储库点应具有农发行贷款资格,有一定的规模和库容量,仓房条件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要求,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良好信誉。

    众多委托库参与小麦收储主要是有利可图。中储粮委托收储库点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所需贷款(收购资金和收购费用),由所在地中储粮直属企业统一向农业发展银行承贷,并根据小麦收购情况及时预付给委托收购库点,其中,每个代储库每收购1斤小麦,就可以从中储粮处得到每斤不低于2分钱的收购费用。

    另外,这些委托库小麦收购入库后,可以拿到与中储粮直属库一样的保管费,每年为每市斤3.5分钱,自小麦收购入库当月起根据月末库存数量进行补贴;贷款利息根据入库结算价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而去年出现哄抬粮价主要是代储库做的,拿财政的钱不计成本的去收购粮食。

    前一阶段国家粮食局、发改委等七部委在河南省调查中储粮代储库粮食掺假问题,有些代储库被查出50吨小麦里面掺进去的沙子有13吨。此次调查尚未公布查处结果。

    2010年夏粮收购,益海嘉里首次参与到国家小麦托市收购中,由于其外资身份,其参与托市收购曾遭到国内一些企业的质疑。

    而对于今年益海嘉里参与粮食收购,有些省份给予了粮食收储资格,有些省份则没有给。不过,给予收储资格的省份也打招呼说,国家政策如果发生变化肯定要收回起资格。但这未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证实。此次夏粮收购,目前并未有出台限制外资直接参与到粮食收购的限制政策。

    国家可能会在小范围内启动托市收购预案,但是由于今年小麦长势和质量比较好,可能会出现新的夏粮“抢购”。预计今年国家储备粮补库可能会收购2000万吨,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储备收购或少于这个数。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