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东北地区成长为我国重要优质粳稻产区

发布时间:2010-12-16

      我国水稻主要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两湖、两广等南方省份,因气候原因每年可生产两季甚至三季;粳稻主产区在东北,每年只生产一季,由于东北土壤肥沃,单季稻生长期长,稻米籽粒饱满,吃起来口感绵软,米香四溢。东北优质粳米营养丰富、色味俱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是市场上优质米、高端米的代表。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粳稻主产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其中粳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6%、产量占50%以上。

      位于辽河三角洲的辽宁省盘锦市,已成为全国水稻生产基地,每年产水稻100万吨左右。盘锦大米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涌现出“利是”“粳冠”等知名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拉动下,东北三省水稻播种面积持续增加,产量从1978年的404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423万吨,30年间增长了5倍。其中黑龙江省播种面积已达225.3万公顷,产量1417万吨,商品率超过70%,占全国粳稻商品量的60%。

      东北稻谷对稳定全国口粮供应起了重要作用。刘笑然分析说,今年预计东北水稻总产达2900万吨,扣除自需外,外调量可达1800万吨,主要调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外调数量比上世纪90年代增长10多倍。

      近年来东北粮食产能工程顺利实施,新建了尼尔基引嫩扩建一期工程和三江平原等大型灌区工程,农业生产经营的机械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吉林省投资20多亿元建设的“引嫩入白”工程竣工后,可新增水田65万亩,每年可产出2.5亿公斤优质稻米。

      东北平原有大量平坦土地,仅松花江流域就有8000多万亩。2009年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为3000多万亩,实际潜力可达6000万亩以上。以粳稻生产为主的东北地区,将进一步提升和稳固其“水稻黄金带”的地位。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