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新玉米价格难以出现大幅度下滑

发布时间:2010-10-18

      玉米作为原粮,在普通家庭中消费量极少,但却是食品价格及CPI最有利的推助器之一。每年70%以上的玉米被用于养殖业,另外口粮与工业用途则各占 10%以上。饲料成本上涨将直接致使肉类、奶类、鸡蛋、鱼等价格上涨;反之,玉米价格稳定则最有利于控制肉类成本,肉类价格稳定一向是控制通货膨胀率的重要因素。

      2008年年底,玉米价格处于持续下跌中。农业部数据显示,到2009年2月,玉米价格终于企稳,产区批发价格1386元/吨,销区价格1634元 /吨,也就是每斤七八毛钱。此后玉米价格开始了长达近20个月的上涨,2010年4月份,产区玉米批发价为1848元/吨,同比涨22.8%;销区玉米批发价2059元/吨,同比涨20.8%。4月底开始,玉米批发价几乎每天都在创造历史纪录。
 
      8月份玉米市场监测信息显示,当月产区平均批发价1960元/吨;销区平均批发价2168元/吨,这相当每斤近1.1元。从每斤0.8元到1.1元,仅仅用了1年半时间。

      10月中旬国内玉米批发价暂停了长达近20个月之久的上涨步伐。此前,玉米在销区的价格从去年年初的每斤0.8元上涨至近1.1元。国庆节以后,伴随着新玉米的收获,批发价开始持稳甚至小有回落。10月15日,农业部监测的32个地区玉米报价中,有28个报价与国庆节前持平,暂停了上涨步伐。其中吉林长春与辽宁铁岭开始降价。尽管价格较低的新玉米拉低了成交均价,在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玉米长期价格回落仍很难。

     2010年秋粮丰收被认为是近期玉米价格停止上涨的主要原因。

     山东济南一储备库业务员介绍:“10多天以前加工企业开始买卖新玉米。现在收购新玉米的价格基本是0.98元/斤,这比从东北移库过来的陈玉米便宜。陈玉米水分少一些,每斤也贵八九厘。现在新玉米上市的还是不太多,还都在晾晒,估计再过一个月左右,新玉米大批上市时可能价钱还能降一点。”

      在玉米产区吉林直属库,2009年初出库价在1500元/吨左右,之后最高达到1870元。10月14日,这一价格小幅下降至1850元。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新玉米约有1.72亿吨左右,高于去年1.64亿吨的产量。“现在各地产量、播种面积基本都公布了,我计算了一下预计有 1.72亿吨的产量。国家统计局刚公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玉米产量是1.64亿吨。今年肯定比去年增产,种植面积就增加了5%-6%。1.72亿吨,意味着能基本满足需求,还能有少量剩余。”马文峰分析,“丰收压住了玉米价格,如果今年产量和去年持平,现在的玉米价格根本就压不住。”

      玉米作为主要饲料原料,对猪肉价格影响极大,而猪肉价格是CPI 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玉米也是国家调控的重中之重。玉米—饲料—猪肉—CPI—通胀预期,已经形成一条敏感的经济链条。

       在秋粮收购正式启动前,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已提前“吹风”:秋粮丰收几成定局。9月中旬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天津表示,“当前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可以确保粮食市场不出现大的波动。”10月是秋粮包括中晚稻、玉米、大豆等集中上市的时间,玉米价格止步也有益于让通胀预期暂时消退。10月15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也在撰文中指出,“目前对粮食有一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即使现在秋粮产量预期比较好,粮价也还在涨。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如果总需求平稳增长,秋粮产量确实不错,通货膨胀率应当较快降低。”

       目前东北新季玉米已经陆续展开收购,南北市场新陈玉米交替的行情即将全面展开。北方产区新粮开秤价普遍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结合全球谷物市场供求长期趋紧难改和美元已进入一个持续贬值周期,尽管我国玉米价格短期内可能继续下探,但用粮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将大量收购玉米,新玉米上市的抢购已难避免,新玉米价格难以大幅下滑。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