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生产良好运行
今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作为重大任务,把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作为主攻目标,把夯实农业农村发 展基础作为重要内容,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二十字基本思路方针,扎实有效地抓好“三 农”工作。在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的情况下,加上全省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季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良好效果。初步核 算,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0亿元,同比增长6.7%,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9个百分点,居中部六省首 位,分别比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高出2.2、2.2、2、1.9、1.7个百分点,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
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特点
(一)设施农业较快发展,成为山西农业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得到 快速发展。2009年全省新增设施蔬菜1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8万亩。按照规划2010年到2013年全省将每年新增设施蔬菜18万亩。阳泉市建1个 3.5万元的温室大棚,市县各补贴1万元;曲沃县建温室大棚,政府负责通水、电、路,并直接补贴现金,其余建设资金由政府协调信用社提供贷款。在各级政府 大力扶持和良好经济效益共同作用下,全省日光温室和大棚快速发展,设施农业成为山西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季度全省日光温室蔬菜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 17.2%;日光温室蔬菜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1.8%;蔬菜价格高位运行;一季度蔬菜产值达到61.9亿元,增长22.0%。由于各品种蔬菜普遍销路 好、价格高,给蔬菜种植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二)生猪价格持续下滑,畜牧业生产总体仍保持增长。今年以来,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下滑。山西主要农贸市场猪肉(前后座)价格从元月 份的21元/公斤左右,下降到3月底的13元/公斤,即使在春节前的消费最高峰也只有24元/公斤;同时,生猪收购价也是一路走低,1月份最高时为12元 /公斤,但持续时间没有超过一个星期。到2月上旬,也就是春节前消费最旺盛时,收购价只有10.8元/公斤,春节过后随即下降到10元/公斤,3月份为 9.4元/公斤,到4月初更是下降到8.2元/公斤,生猪价格跌破盈亏平衡点。
据全省主要畜禽监测调查资料推算,一季度生猪出栏173.5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5.1%;羊出栏126.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 9.5%。猪牛羊肉产量16.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1%;禽蛋、牛奶产量分别下降11.7%和4.3%。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畜牧业产值52.8亿 元,同比增长8.1%,保持增长势头,畜牧业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0.4%。
(三)国家种粮补贴力度加大,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为进一步促进稳粮增收、支持农民抗击自然灾害和春耕生产,中央财政于2月4日 预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867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16亿元;3月1日中央财政预拨重大农业专项资金286亿元,其 中: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186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00亿元。
3月5日山西省财政厅紧急下达对种粮农民粮食补贴资金20.15亿元,其中粮食直补2.87亿元,农资综合补贴17.28亿元;良 种补贴实现全覆盖,今年补贴资金将达到3.76亿元,近期也将下达。并要求各市财政收到省拨付补贴资金后,在5个工作日内拨付到县,力争在春耕前将补贴资 金兑付到种粮农民。由于种植粮食补贴范围的扩大和补贴标准的提高,农民得到了较多实惠,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在国家惠农政策支持、农产品市场价格拉动、冬春土壤墒情较好的共同作用下,2010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种植结构 基本保持稳定。据对农户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1.4%,油料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3.5%,玉米种植面积增长3.4%。 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呈现谷物、薯类增加,豆类减少的“两增一减”态势。其中:谷物种植面积增长2.3%,薯类种植面积增长5.5%,豆类种植面积减少 7.2%。
(四)小麦苗情总体向好,夏粮有望增产。今年,全省小麦播种及越冬期雨雪充足,墒情较好,尽管去冬降温较早,造成部分晚播麦田苗架 较小、苗情偏弱,但总体来说小麦苗情好于上年。据近日调查,我省1085.4万亩麦田当前的苗情是一、二、三类苗大体为4:4:2,高于去年同期的 3:4:3。其中旱地为5:4:1,水地为3:5:2。从整体上看,旱地麦田苗情好于水地麦田,播种较早、播量较大的地块,苗情较好,而播量少、播种晚的 地块,由于冬前生长时间缩短,冬前积温不足,造成苗架小、分蘖少、次生根少,群体小,苗情偏弱。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及存在的问题,今年小麦春管的主导思想是“以促为主”。要适时早管、促弱转壮、培育壮苗;要以增温保墒为重点,以 增加分蘖提高群体为目的,促麦苗早返青、早生长、早转化。目前全省小麦整体生长形势较好,如果中后期雨水充足、管理工作及时到位,今年全省小麦有望增产。
(五)春播备耕进展顺利,农资量足价稳。目前全省春播工作已经由南向北渐次展开。据农情部门4月1日统计,目前全省已春播总面积 34.1万亩,其中春播粮食4.7万亩,春播棉花0.5万亩,春播蔬菜27.3万亩。由于近期气温回升较慢,地温偏低,春播进度总体略慢于上年。
1、目前土壤墒情状况比较有利春耕备播。据3月28日测墒资料分析:全省约有71%的县(市)土壤表层墒情适宜,约有82%的县 (市)底层墒情适宜,北部和南部部分县(市)土壤表层存在中度或轻微干旱。测墒后,3月29~31日全省普降小雨,过程降水量在0.0~8.6mm之间, 其中大同、吕梁和临汾部分县(市)降水量在5mm以上,其余县(市)降水量在5mm以下,降水不同程度地补充了土壤水分。
4月20~21日全省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运城、晋城、临汾、长治四地市降水量将达到15~35毫米,忻州、太原、阳泉、 吕梁、晋中五地市过程降水量将达到10毫米以上。春播期第一场好雨,为加快春播进度提供了有利条件。
2、春耕生产所需物资市场供应充足。全省种子、农药、化肥等品种市场价格同比有升有降,总体比较平稳,市场供应充足。据调查,种子 市场供应充足,质量稳定,价格较平稳,部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种价格上涨。农药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目前我省尿素价格1700元/吨、碳铵650元 /吨、普钙700元/吨、硫酸钾2300元/吨、氯化钾2500元/吨、国产二铵2200元/吨、进口二铵2400元/吨、低浓度复混肥1100元/吨、 高浓度复混肥1900元。肥料价格除尿素、氯化钾、高浓度复混肥料略有上涨外,其它肥料价格基本持平。农用柴油、地膜价格有所上涨。
3、农产品销售价格的上涨,调动了农民春耕生产积极性。据调查,全省3月小麦价格每斤平均价格为1.03元,同比增长6.7%;玉 米价格每斤平均价格为0. 84元,同比增长23.5%。一季度蔬菜价格高位运行,2月份白菜平均价格为2.3元/公斤,比上月上涨16.3%;西红柿价格为6.2元/公斤,比上月 上涨21.1%;菜椒价格为7.8元/公斤,比上月上涨21.3%;黄瓜价格为7.8元/公斤,比上月上涨44.4%;四季豆价格为8元/公斤,比上月上 涨19.9%。3月份涨势减缓,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农产品销售价格保持上涨趋势,调动了农民春耕生产积极性。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大风降温、霜冻天气对全省农业生产造成影响。4月12日到13日,全省范围的大风降温、霜冻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特别是对冬小麦拔节生长、大棚蔬菜生产、中南部地区处于开花期的杏树、桃树、梨树、苹果树影响较大。省政府于12日召开了手机电话会议积极安排部署抗风、 防冻工作,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抓好各项防护措施的落实。建议有关部门和果农采取喷施抗冻剂、堆柴点火放烟等措施,做好果树防冻抗寒工作;加强麦田管理,采取 肥水配合等措施,减轻降温造成的影响;设施农业要做好大棚的检查维护工作,及早检查压膜线和加固草帘,提早预防大风降温天气造成的影响,帮助农民朋友把灾 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受市场供求规律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养猪户亏损经营。由于2007年后生猪价格回暖,猪价不断走高,受国家及各级政府出 台的优惠政策的吸引,大量的相关企业和不养猪的农户进入养猪行业,已有的规模场扩大规模,使能繁母猪存栏比例过高,由于母猪总体存栏量大,生猪出栏量相对 增加。供需由于存栏的大量增加趋于饱和,所以导致我省从2009年后半年开始出现了生猪供给量短期内相对过剩,猪肉价格不断下降,造成部分养殖户大量出 售。目前养猪成本居高不下,生猪存栏明显下降,能繁母猪淘汰加快,生猪市场低迷,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延期出栏”和“贱急卖”成为普遍现象。从全国的情 况看,这一问题也正成为普遍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
(三) 由于今年地温偏低,影响春耕春播进度。据最新测墒结果,目前全省北部和南部表层土壤墒情较差,底墒好于表墒。全省有45%的县市表层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干 旱,其中忻州西北部、晋中和长治东部、临汾和运城部分县市干旱等级为中度到重度。4月20-21日全省范围的降雨,大大缓解了旱情。但是今年以来由于地温 偏低,春播工作可能推迟,针对今年农时紧的特点,各地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待春播田块可采取镇压、耙耱等保墒措施,促进春播田增温保墒,为春播生产做好充 分的准备工作,待地温回升后,进一步加快春播进度。
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要适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学习新技术、 推广新技术、使用新产品,最大程度提升科技服务的质量;落实好惠农政策,加快资金兑现,确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资金足额兑现到农户,调动农 民种粮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