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玉米拍卖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发布时间:2010-04-24

  2010年4月13日, 国家首次在内蒙、黑龙江、吉林三省挂牌销售临时收储玉米,拍卖成交率达到100%,同天进行的其它主产区的跨省移库拍卖成交率也非常高。在4月20日内蒙、黑龙江、吉林三省临时存储玉米的第二次拍卖中,几乎又是全部成交。但这是一种很明确的信号,其对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小视。分析如下:

  一,拍卖底价为后期市场明确了方向。南方和华北地区足以代表了除关外的玉米市场行情,国家此次在内蒙古以国标中等0.78元/斤的拍卖底价, 维持了正在高位运行的玉米价格,对快速上涨的玉米价格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二,从国家政策调控的局面分析,这几次,东北玉米市场对国内的玉米市场影响将是国储收购政策结束后的价格晴雨表。根据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南方16省(市)的地方储备粮公司和饲料加工企业以及中储粮、中粮等国有企业,按照通知中的要求到东北地区采购新玉米将给予70元/吨的财政补贴,而目前华北地区不具备补贴资格,但是从距离上来讲,南方与华北的平均运输成本差距在一半左右,70元/吨的补贴基本能够弥补运输上的差距,因此在政策规定的2010年4月30日之前的有效期内,南方和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差距不会显现,但是过了此期限,华北将从运输成本上低于南方地区到东北采购玉米的成本,如果此时临储玉米拍卖不大量拍卖,那么南方企业的玉米价格还将完全高于华北地区,东北市场将会成为国内玉米市场的晴雨表,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华北地区农民惜售心理重。目前市场上农民还是比较惜售,这是一种理智的选择,近几年的托市、临储收购等惠农政策,农民得到的利益是最少的。根据近几年市场走势来看,最佳的售粮时期一半都是出现在6-8月份。

  四,临储玉米拍卖仍将成为后市的轴心。玉米拍卖没有小麦市场运作的成熟,每年的小麦在后市基本都是以国储拍卖为轴心,其影响直到新小麦上市时为止。今年的市场形势比较复杂,东北临储收购缓慢,因此能够影响后市玉米市场的将是去年收储的08年产的玉米。考虑东北玉米减产,此批玉米基本能够确保玉米市场的稳定,如果国家前期大量投入市场导致后市可调控的数量将非常非常有限,维护市场稳定也将变得很困难,既而不得不动用国家战略储备玉米,因此,预计国家政策调控部门前期的国储玉米拍卖投入量不应太多,后市玉米拍卖投入量将逐渐增 多,拍卖底价基本呈上调态势。

  长期来看, 玉米价格应呈稳定上涨的趋势,到了6、7月份玉米上市量逐渐减少,尤其是8月份前后,华北地区的玉米到厂价格很有可能步入1.05元/斤的历史高价。直到9月下旬、10月上旬,随着新玉米的大量上市,玉米价格将止涨回落。但是,2010年玉米形势较为复杂和严俊,不可预知因素很有可能颠覆了玉米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不管是加工企业、储备企业、贸易商,还是期货投资者以及广大农民兄弟,应仔细观摩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变化,认真研究国家公布的与农 业相关的政策,提防各类自然灾害(天气、禽流感等)所引发的潜在行业危机,关注玉米拍卖对市场的影响,加大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力度和深度等等措施,将是确保经营风险降至最低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上上策。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