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猪价格恐长时间低位运行
今年2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为2.7%,机构预测3月份物价将略微下行,整个一季度CPI预计在2.3%左右,猪价连续下跌起了关键作 用。
2007年一度成为CPI主要推手的猪肉价格,还是没能跳出“减产-涨价-增产-降价”的恶性循环,眼下的价格下跌仍然主要源自供大于求。
2008年2月份,CPI涨幅达8.7%,创下11年来新高,其中当月猪肉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3.4%。随后,国家出台多项平抑猪肉价格的扶持政 策,包括政策性保险、能繁母猪补贴等,促进了生猪生产快速恢复。
2009年3月,猪肉价格再度下跌,国家随即启动定向收储,当年中秋节前后猪价达到高位。而从去年年底开始至今,肉价又开始下降。猪肉价格波动变得 愈发频繁。
农业部数据显示:2009年10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7亿头,比正常水平高1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些生猪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出栏。
“养殖周期在缩短,尤其规模化养殖占比重越来越大,5个月就可以出栏,以前至少要8个月。”刘成庄告诉记者。
出栏量的增加和需求的下降,再加上去年6月份的收储冻猪肉到达出库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目前供大于求的矛盾。
按照2009年出台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6∶1-5.5∶1区间时,根据市场情况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冻肉 储备(猪粮比价6∶1是我国养猪业盈亏平衡点)。
4月1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王炳南在云南考察旱情时表示,为降低旱灾对云南生猪生产的影响,维持肉价平稳,商务部当日起在云南定向收储冻肉 3000吨。
记者了解到,除了云南、东北、上海正式出台猪肉储备具体实施意见,四川省也预备在4月15日开始,实施第一批冻猪肉2万吨,而第二批冻猪肉1万吨的 储备计划将在5月15日实施。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猪价格的低位运行,可能要持续到今年中秋节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