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上海市粮食局着眼于建设与特大型粮食消费城市相适应的粮食市场体系,切实加强对粮油批发市场的监管和指导,着力推进粮食批发市场“新建、扩建和整合”工作。目前,全市粮食批发市场2005年粳米交易量提前达到100万吨,提前实现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较好地发挥了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
一、提位增量,规范粮食批发市场建设
上海市粮食局把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增强粮食市场功能、扩大粮食市场规模,作为落实承担主销区责任的重要工作,按照市政府确定的本市粮食批发市场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粮食市场大平台建设,抓好软硬件整合,引导各批发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吸引流量,以价格引导流向,以有效的价格调控机制、较低的交易成本、完善的市场功能和良好的服务吸引全国各地粮商进入上海,促进粮食顺畅、有序、高效流通。截至12月19日,2005年粳米交易量达到100.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7%;粮食来源江苏占67%,安徽18%,黑龙江12%。预计2005年全年粳米交易量将达到104万吨,接近全市粳米年消费量的50%。
二、服务市场,强化产销对接
为了吸纳更多粮食进入上海市场,确保上海粮食安全,市粮食局多次组织批发市场有关人员赴黑龙江、河南、江苏等粮食主产区进行多形式、多方位产销对接,促进批发市场与产区之间信息互传、交易往来更为直接紧密,推动批发市场构筑吸纳粮源的稳定渠道,保证批发市场货源稳定,保障消费者粮食供应充足。
三、预警监测,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
初步建立了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以粳稻、粳米、小麦、面粉、食用油、大豆等为主要监测品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全方位持续动态监测。2005年9月上海粮食市场网上监测系统开始启用,全市10个粮食批发市场每日上传交易流量和价格,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率,充分发挥粮食市场信息预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