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积极应对南北同旱
![]() |
北方地区旱情也已露头。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若后期出现少雨温高多风天气,北方地区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从全国范围看,西南地区旱情最为严重。虽然目前全国受旱面积与多年同期基本相当,但往年旱情主要出现在北方,而今年的旱情则集中在西南地区。今年这场罕见的大旱,“工程性缺水”也是重要因素。大旱充分暴露了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西南地区的极端重要性。
从目前情况看,一些旱灾较重地区可能夏粮绝收,西南地区夏粮可能减产,需要调入小麦数量将增加。受减产预期影响,不排除局部地区、个别品种粮油出现阶段性价格上涨可能性,如果灾情持续发展,国家将及时增加稻谷、小麦和玉米调入。
在前期向云南等灾区调运2万吨中央储备粳稻、35万吨国家临时存储玉米、0.23万吨国家临时存储大豆基础上,有关部门近日又向旱灾地区专项安排国家临时存储稻谷、小麦、玉米跨省移库142万吨,并将根据需要适时投放市场。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库存充裕,品种齐备,可以保证市场供应。国家临时存储菜子油销售准备工作就绪,一旦市场出现异常,可随时投放。
27日14时许,云南怒江、大理、保山、德宏四个州市出现降水。到17时,降水最明显的是怒江州,达到中雨,其余各地均是阵雨。
这样的降水不能起到缓解旱情的作用,但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森林火险防范等级。
27日21时,昆明也迎来年后第一场大雨。据天气预报,云南的降水还会继续,28日-29日降雨会向东向南扩展,但预计这样的降水对缓解旱情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目前,云南已做好人工增雨的准备,一有条件就做人工增雨。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云、贵、川、渝人工增雨需求急剧增加,中国空军在已派出3架运-7飞机抗旱救灾的基础上,又增调14架运输机执行人工增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