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2015年湖北粮食质量情况

发布时间:2016-04-21

2015年,湖北省粮食局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调查和测报覆盖全省除神农架林区外的16个市(州)的71个粮食产区县(市)、1100余个乡(镇)、3200余个村。全省各级粮食部门2000余人次参与了调查和测报,共调查扦取小麦、稻谷样品5000余份,分析优质小麦样品237份、优质稻谷样品725份,调查测报表明,2015年稻谷质量有所提高、小麦质量因气候原因有所降低。

一、质量调查情况(一)稻谷

2015年我省收获稻谷总体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略有提高,收获质量中等(3等)以上比例为96.8%,比上年高3.2个百分点。主要质量指标与上年基本持平,出糙率平均值78.0%,达到国标二级;整精米率平均值58.8%,达到国标一级。

早籼稻谷收获质量达到中等(3等)以上的比例占90.6%,比上年高1.2个百分点。主要质量指标出糙率平均值77.2%,达到国标二级;整精米率平均值59.9%,达到国标一级。杂质平均值1.0%,谷外糙米平均值0.5%。中等(3等)以上的比例超过全省平均值的地区有荆州市、武汉市、咸宁市、宜昌市。

中晚籼稻谷收获质量达到中等(3等)以上的比例占97.7%,比上年高3.7个百分点。主要质量指标出糙率平均值78.2%,达到国标二级;整精米率平均值58.6%,达到国标一级。杂质平均值1.0%,谷外糙米平均值0.6%。中等(3等)以上的比例超过全省平均值的地区有鄂州市、荆门市、荆州市、潜江市、随州市、武汉市、咸宁市。

(二)小麦

2015年全省小麦质量较2014年有所下降,主要质量指标容重降低、不完善粒升高,赤霉病发生比去年严重。岗地、丘陵质量好于平原湖区,旱地质量好于水田,鄂北地区好于鄂南。全省收获小麦容重平均值750.4g/L,较去年降低23.5g/L,变幅678g/L—809g/L,容重达3等(750g/L)以上比例为56.9%,较去年降低29.2个百分点;不完善粒平均值8.7%,较去年升高4.3个百分点,变幅0.3%—35.2%,中等以上(8%)的比例为58.7%,比去年降低16.3个百分点,其中赤霉病粒平均值3.2%,较去年升高2.3个百分点,变幅0—19.0%。硬度指数平均值65.9,达到硬麦的比例为89.6%,大多为硬质白麦。不同地区收获质量差异较大,容重平均值低于3等的地区有:黄冈、荆州、潜江、天门、武汉、咸宁、孝感;不完善粒超过10%的地区有:荆州、潜江、天门、咸宁、孝感。

二、品质测报情况(一)早籼稻

检测优质早籼稻样品90个,涵盖34个品种,主要种植品种为两优287、浙辐802、早优38、嘉育948、浙辐7号、中早39、湘早29、湘矮早、两优52、两优42、两优30、金优974、两优302等,早籼稻优质率较低,影响早籼稻谷优质率的主要因素为食味评分较低以及垩白、粒型外观指标达标率低。

(二)中晚籼稻

检测优质中晚籼稻样品635个,涵盖231个品种,主要有黄华占、丰两优1号、丰优系列、Y两优1号、广两优1128、Y两优2号、广两优16、鄂中5号、冈优188、丰优9号、丰两优4号、Ⅱ优1104、新两优223、鉴真2号、广两优476、新两优6号、Y两优900、Y优1998、容优9号等。

按照优质稻国家标准判定,全项符合优质稻谷国家标准的样品比例为10.9%,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优质比例提高的原因主要为本年度水稻生长期气候条件相对较为适宜。样品全项达标比例较高的品种有黄华占、鉴真2号、鄂中5号、丰两优香1号以及扬两优、丰两优系列部分品种。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黄华占在鄂州、京山、江陵、嘉鱼、新洲、汉川种植的优质比例较高,京山县种植的鄂中5号、鉴真2号延续了较好的优质性状,其他种植量较大的优质稻品种,孝南区的扬两优、丰两优,赤壁的扬两优、荆门掇刀的丰两优优质性状较为突出。

(三)小麦

采集优质小麦样品237个、涵盖55个品种,主要有郑麦9023、鄂麦18、鄂麦596、西农979、驻麦4号、西农9718、燕展、衡观35、驻麦6号、鄂麦9、鄂麦25、鄂麦352、鄂麦23、郑麦336、豫麦等。小麦种植品种集中度较高,调查的样品中,郑麦9023种植比例占到近50%,其次鄂麦系列也是主种品种,西农979、驻麦4号、燕展、衡观35等也有部分地区种植。郑麦9023在襄阳市、随州市表现出较好的优质强筋小麦性状;鄂麦系列部分品种在随州市、十堰市、孝感市表现出一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性状。由于我省南北气候差异,襄阳、随州为我省传统小麦产区,较适宜种植强筋类型小麦,主要品种为郑麦9023。强筋小麦品种在我省中、东部地区种植,强筋性状有所弱化,产出小麦多为弱筋或非强筋、非弱筋的普通小麦,但适宜种植鄂麦系列等适合我省气候条件的中筋、弱筋小麦品种。

三、品质较优的品种(一)早籼稻谷

早籼稻谷因其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垩白较大,制作米饭口感较硬,一般适宜作为加工米粉等制品的原料,这些品种主要有浙辐802、浙辐7号、科长优1号、红脚早、湘矮早。调查发现,仍有少数早籼稻品种适宜加工米饭,如两优30、两优287、嘉育948、鄂早18、两优25。

(二)中晚籼稻谷

黄华占地区适应性较强、优质比例较高,稻米品质较好。丰两优香1号及丰两优、扬两优系列品种也维持了优质性状,鄂中5号、鉴真2号在京山县及周边地区保持了优质特性。

(三)小麦

强筋小麦品质较优的品种为郑麦9023,弱筋小麦品质较优的品种为鄂麦27、西农979、驻麦8号、衡观35。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地区新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