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麦赤霉病重发趋势明显
据农业部门分析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在安徽省呈重发趋势,发生范围波及全省。为保障小麦生产安全,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省政府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小麦赤霉病是我省麦区重大流行性病害,一旦病害蔓延,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小麦赤霉病防控时效性强,要求组织化程度高,必须在小麦抽穗扬花阶段采取集中预防措施才能取得实效。为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保障质量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小麦主产区人民政府要将小麦赤霉病防控作为当前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组织发动,坚决打好防治硬仗,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小麦赤霉病监测工作,增加监测频次,准确把握动态,科学分类指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短信、明白纸、墙报等载体,通过现场会、技术讲座等形式,宣传普及小麦赤霉病防控知识。要积极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片包干、划定责任,面对面指导农民科学防控,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确保应防尽防,不留死角。
为提高防治效率,确保防治效果,通知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重点落实“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预防控制技术。全省范围要在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一次预防,沿淮及以南麦区要在第一次防治一周后再次防治。要重点选择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且对小麦后期病害有兼治作用的高效对路农药,推广应用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开展全程承包、代防代治等专业化统防统治。
各地要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个人。要建立防控工作督导制度,确保组织到位、技术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跟踪指导,强化服务。农业部门要加强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指导,争取防治工作主动权。财政部门要加大防治资金支持力度,气象部门要及时做好气象服务。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普及防治技术。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和供销社要加强农药供应和市场监管,坚决杜绝伪劣农药、药械坑农害农,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安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