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不能非农化和非粮化
发布时间:2015-05-18
5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我们现在正在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国现在对土地流转的管制和管理,跟欧盟一些国家相比还要弱。”
韩俊强调,大规模的农场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很难看到上万亩农场的同时,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地方,5000亩、10000亩的流转规模并不鲜见。这就要求防止和纠正土地流转的非农化和非粮化。对农地的流转实行一定管制,即使在土地私有制的国家,这也是一个通行的做法。比如匈牙利,加入欧盟以后,花十年时间研究整个欧盟的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然后制定本国的农地流转法。
这些管制包括:外国人要流转农地至今都不合法;流转有规模的限制,搞粮食、畜牧业规模都有限制;为防止投机,流转以后不能再转租等。
我们现在对流转的管制和管理,跟欧盟一些国家相比还要弱,现在这些政策性文件的规定,将来有一些会在修订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当中得到反映。
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承诺补贴不能够超过农业产值的8.5%。
韩俊说,现在有些产品已经超过这一限制了。不过,我们还有很大的调控余地。比如,欧盟最近这几年就把它的黄箱农业补贴,由700亿欧元降到了70亿欧元,我们也在研究欧盟这个经验。
韩俊说,2015年,中国将会有一个重大的政策调整,对农业的补贴进行调整,通过把补贴跟农资价格脱钩,使其变为绿箱补贴。这个问题是一个潜在的挑战,对制定政策来讲,我们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黄箱政策还远远没有用完,今后黄箱转绿箱的空间仍然非常大。
黄箱政策是指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绿箱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