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已迈入新的历史起点
发布时间:2014-11-19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现代农业发展已迈入新的历史起点。
中央财办副主任韩俊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史无前例的人口城镇化过程,从现在到2030年,我国还会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口,必须毫不动摇地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我们的重中之重,“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如果我们的顶层政策设计不好,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农业萎缩,出现农村衰退。”
韩俊表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体系、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亟待建立。此外,为推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我国还需要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健全适合我们国情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消除城乡间的户籍壁垒,构建普惠型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将是这项工作的重点。”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表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产业,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的重大创新。
孙中华认为,在农业现代化过程当中,要避免大批农户丧失经营主体的地位。工商资本在农村是大有可为的,鼓励支持工商资本来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工商资本到农村来要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不能搞一些非农化的建设。”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则细数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种种利好。他认为,改革为民营、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法制化的中国为民营、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保障。
周海江表示,从日本、韩国等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看,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不仅带来了资金的优势,还有管理、技术、规模等优势,而这正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最为缺乏的经营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