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饲料需求减少 中国大豆进口量下滑
发布时间:2014-04-11
中国大豆进口量将下滑,因禽流感爆发使得用于动物饲料的大豆需求减少,加工商不敷成本。
有分析认为,中国第三季进口量可能会从去年同期的1,825万吨降至1,500万吨以下。届时将正值巴西和阿根廷大量供应进入市场,这可能会限制全球大豆价格升势。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近月大豆合约周四小幅下滑,上日曾攀升至7月以来最高,因美国农业部下调结转库存的预估。
由于过去几个月进口激增,中国的大豆库存也大幅增加。大豆主要用来生产食用油和饲料原料豆粕。
然而国内大豆压榨企业持续亏损,截至目前,山东、江苏、广东等地进口大豆压榨企业仍亏损460—500元/吨。而后续大豆到港量仍然较大,4月预计为630万吨左右。如果油厂继续降价销售,则必然给企业带来更大损失。因此,油厂挺价心理陡然增强,并且各地饲料企业、豆粕贸易商大多采购谨慎,存货不多,存在补货要求。
一家全球贸易公司驻新加坡的高管表示:“在中国压榨大豆,每吨亏损80-100美元,这实在打击购买大豆的热情,我们预计对市场的实质影响会在第三季体现。”该公司在中国有大豆加工厂。
根据中国海关周四公布的数据,第一季中国进口了1,535万吨大豆,较上年同期增长33.5%。3月的大豆进口量为462万吨,较2月的480.8万吨略有下降。
分析师表示,豆粕需求因禽流感疫情和猪肉价格下跌而受到影响,2-3月期间进口需求最多减少20-30%。
贸易方面的消息人士上月称,中国大豆进口商取消了多达60万吨3-5月装运的南美大豆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