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物质产业规划》发布
据吉林发布的生物质产业规划表示:
吉林省将按照“扎实起步,分步实施,创造条件,择机快上”的原则,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工产品及相关产业发展方面,高起点谋划实施“十大工程”,组织规划一批市场容量大、技术能级高、产业关联强、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突出产业高端化发展,抢占市场先机和技术制高点。“十大工程”计划实施200个重点项目,估算总投资1600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100亿元,利税800亿元。
(一)秸秆制糖基础原料工程。糖源是生物化工产业发展的基础,秸秆制糖是当前替代玉米制糖最有前途的战略选择。大规模、高效率和低成本利用玉米秸秆、超级甜高粱等资源工业化制糖,为生物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原料,是组织实施秸秆制糖工程的根本目的。该工程主要依托长春大成、中粮生化、吉林新能源等企业形成400万吨糖源生产能力,以及长春大成、吉林科大等配套酶制剂项目。工程估算总投资130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利税75亿元。
(二)百万吨聚乳酸产业延伸工程。聚乳酸由高纯度L—乳酸聚合而成,是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合成高分子材料。该工程核心是形成100万吨聚乳酸和下游终端产品生产能力。主要依托中粮生化、长春大成、台湾鸿海、河北梅花、江苏长江化纤等企业形成100万吨聚乳酸生产能力;依托省内现有塑料、农膜、汽车零部件等企业技术改造,以及引进台湾清炀、广东益德、江苏坤德等企业,计划实施塑料制品、纤维材料、降解地膜、医用材料、车用工程塑料等产业链项目。工程估算总投资140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770亿元,利税230亿元。
(三)生物基化工醇替代工程。化工醇主要包括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丙三醇、丁二醇等产品,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目前,生物基化工醇替代石油基化工醇生产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该工程核心是形成长春大成300万吨化工醇、30万吨1—3丙二醇和下游产品生产能力。主要依托长春大成、吉林化纤以及省内外化工和汽车零部件企业,计划实施PET聚酯切片与纤维、PTT聚酯纤维、不饱和树脂、融雪剂、汽车用漆、汽车装饰料、防冻液等化工醇及下游产品项目。工程估算总投资410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280亿元。
(四)糠醛与酒精改造提升工程。糠醛由木糖脱水生成,利用玉米芯等植物的半纤维素可生产木糖,由于成本低于石油基原料,糠醛的需求量成倍增长。目前,我省酒精生产能力已达到200万吨,受粮价上涨、下游市场需求不足等方面影响,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经营困难。该工程核心是现有糠醛企业整合,酒精企业重组、生态化改造和产业延伸发展。主要依托长春佳辰、省酒精集团、吉林众鑫等企业,形成30万吨糠醛、20万吨糠醇、6万吨聚四氢呋喃、8万吨呋喃树脂、10万吨醋酸钙镁融雪剂、36万吨环氧乙烷、5万吨水泥助磨剂等产品能力。工程估算总投资110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利税40亿元。
(五)生物质液体燃料工程。生物质液体燃料直接替代成品油,具有低污染、高热值、易于添加等特点,是我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主攻方向。该工程主要依托吉林燃料乙醇、吉林新能源、四平新天龙、松原来禾、辽源巨峰、武汉阳光凯迪等企业,形成193万吨纤维素乙醇、80万吨纤维素ABE(丁醇、乙醇、丙酮混合体)、140万吨生物汽柴油、50万吨航空燃油生产能力。工程估算总投资548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512亿元,利税160亿元。
(六)生物质气态燃料工程。生物质气态燃料主要包括产业沼气和农村户用沼气,可替代天然气,是城乡共用的清洁能源。该工程主要利用中粮500万头、正邦600万头、温氏500万头、雏鹰400万头、齐全100万头、中新成150万头、新希望150万头、华正100万头、精气神30万头等大型生猪产业化项目、皓月200万头肉牛产业化项目和辽源金翼1000万只鸡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等畜禽养殖排泄物,以及长春大成、中粮生化、松原来禾、吉林燃料乙醇等企业厂区有机废液,形成15亿立方米生物天然气生产能力。工程估算总投资26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15亿元。
(七)固体成型燃料工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替代燃煤最直接、最便捷的选择,在环保、减排、资源可再生等方面优势明显。该工程主要依托吉林宏日新能源、吉林固得为等企业,形成500万吨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15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剩余物成型燃料、50万吨能源植物成型燃料生产能力,用于满足城市分布式供热、工业集中区供气等需要。工程估算总投资30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税5亿元。
(八)生物质资源多联产工程。生物质资源多联产是未来利用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通过调节对资源能量的梯级利用,实现发电、供热和燃料产品的多联产。与生物质单一利用方式比较,生物质资源多联产项目能源利用效率超过80%。该工程主要依托宏日新能源、中航新能源、延边天桥岭林业局等企业,引进瑞典ABB公司技术,形成42万吨颗粒燃料/热/电多联产(CHPP)、38万吨乙醇/热/电多联产(CHPE)能力,总发电装机容量100MW。工程估算总投资52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86亿元,利税8亿元。
(九)城市垃圾发电工程。垃圾发电是解决城市垃圾处置,减少二次污染的有效途径。生活垃圾通过高温焚烧,能够有效消灭病原菌,逐步替代卫生填埋,减少对地下水污染的威胁,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处理。该工程采取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建设运营机制,计划在9个市(州)和部分重点县(市)政府所在地29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工程估算总投资100亿元,预期2020年处理垃圾850万吨,发电24亿度,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
(十)生物质产业配套支撑工程。生物质产业的原料基础是农业,其发展离不开绿色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撑。有关农业、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配套支撑能力决定生物质产业的发展水平。该工程主要依托吉林新能源、省农科院等企业、科研机构和专业种植农户,在西部地区利用边际土地和东部山区推广种植50万公顷甜高粱、1万公顷菊芋、5000公顷柳枝稷等能源植物,估算投资50亿元,预期销售收入123亿元,利税10亿元。依托长春大成重工、四平联合收割机厂整合省内外相关制造技术工艺,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工艺,重点发展秸秆收集、秸秆制糖、化工醇、燃料乙醇、聚乳酸等方面加工制造设备,估算投资8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2亿元。由专业收储公司,按照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和运输合理半径设置10个生物质原料收储运场站,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生物质原料收储物流节点;利用现有加油站、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将生物柴油、车用生物天然气纳入分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