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保粮食安全 中储粮收储力度或加大

发布时间:2013-12-31

  财政部长楼继伟上周末表态,财政部将制定目标价格,试行补贴大豆及棉花农户。不过,具体时间可能远不如市场预期来得早。因为从公开的收储计划来看,中储粮总公司今年已经在东北地区启动临储玉米和大豆收购计划,而棉花收储政策是从当年9月开始,到第二年3月底结束。
   
   有分析认为:一旦收储改成直补政策后,这意味着国内棉市将失去以往收储价提供的强有力的支撑,明年国内棉价下跌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当前国内外棉价有较大偏离,国内棉花收储价是20400元/吨,而国外棉价已跌到15000元/吨,国内棉价跌幅空间巨大。对纺织企业而言,用棉成本的降低将对纺织企业构成利好,盈利水平将也随之提高。而对于棉农而言,棉花种植直补政策可通过改善种植效益来激发棉农的种植热情,提高我国棉花自给率。当前中国大豆库存维持在400万吨-500万吨的水平,在取消大豆收储后,这些大豆库存可能将逐步释放至国内市场。不过考虑到沿岸省份的大部分加工厂对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较高,并不会对中国的大豆采购构成影响。

  尽管棉花和大豆直补计划有所进展,但是由此判读中国执行近十年的农产品托市收储政策将迎历史性转折,未免过于乐观。这可能更多是国内收储机构的调整,主要粮食品种的政策托底力度在新年度里要远远大于市场预期。

  根据中储粮未来几年的规划安排,即产业收缩,突出主业,保粮食安全。中储粮总公司今后四年将重点在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地区,南方稻谷产区和其他储备仓容缺口较大地区,落实910万吨国家储备仓建仓计划,将中央储备粮自储能力提高到90%以上,明年将率先启动220万吨储备仓建设计划。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地区新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