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发改委表示要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发布时间:2013-09-07

   9月5日,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将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能保障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粮价政策体系。具体内容不便透露。

   8月下旬,李国祥为社科院的最新课题——粮食收储与市场调控赴黑龙江双鸭山进行调研。通过几天来对当地玉米收储情况的调查,李国祥发现,托市收购政策存在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而且需要改善的地方也很多。

   近年来发改委每年也都会派出调研组奔赴各产粮大省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各地粮食托市收储情况,并收集地方政府、企业对托市收储政策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国家粮食局、农业部同样也派出力量参与粮食收储相关问题的调研。

   但尽管有多方力量参与其中,但问题依然存在。

   李国祥表示:“目前,各方都在讨论调整粮食收购政策,只是国家还没有最终定调。可以肯定的方向应该是市场化。”

   据悉,发改委在研究制定主要农产品价格长效机制时,最着重考虑的就是改革粮食“收储”政策,而不是彻底取消。而按照国家粮食局部署,从今年起,将用5年时间修复粮食仓储设施,完善应急供应体系,切实做到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障严重自然灾害和紧急状态下粮食的正常供应。

   在发改委看来,最低收购价政策,从国家层面来讲是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对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有帮助,只是在每个地方执行得不太一样,效果各有不同。

   也有专家认为,最低收购价是短暂地保护农业生产,且落实困难,但却给个别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粮食收储政策的弊病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现在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为重点的粮价支持政策到了亟待改革的关键时刻,不然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在整个托市收购体系中,作为执行主体的中储粮一直饱受诟病,而地方粮食局对中储粮的监管又形同虚设。比如,近期检察机关在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挖出110名“硕鼠”,查出利用国家“托市粮”收购政策,以空买空卖“转圈粮”28亿斤,骗取国家粮食资金7亿多元。

   此外,年年收购导致粮食库存高企,也并非好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规定,粮食库存与消费量的比例达到17%被称为粮食安全系数,低于14%则为粮食安全紧急状态。2011年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的张平表示,中国粮食库存达到了40%,小麦库存还有1000亿公斤,几乎相当于一年的小麦产量,超越了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也表示,粮食库存多,必然加大财政负担。因为当保护价高于市场价时,国家要动用相当的财力保持粮食库存,而且易滋生腐败。而适当地进口国外的粮食,再进行市场化,价格就合理了,该跌就跌,该涨就涨。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