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安徽地区2013年小麦收购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3-05-15

 一、小麦生产形势

  今年安徽氏肥市小麦长势良好,特别是由于五月上旬,及时降雨,有效缓解旱情,先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小麦受灾没有大面积发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据县(市)区粮食部门测产调查,今年合肥市小麦生产呈“三增”态势(即种植面积增加、单产增加、总产增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165万亩,较上年增加6.5%;预计单产356公斤,较上年增加2.9%;预计总产58.7万吨,较上年增加9.5%。

  二、小麦商品量及价格走势情况

  (一)商品量。由于合肥市所辖五县(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加之小麦不是主食品种,口粮消费不大,因此小麦商品量较大,一般在80-90%左右,预计商品量将达到45-50万吨。若能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国有粮食企业年小麦收购量在30-35万吨左右(约占商品量的55-60%),若不能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的收购量在20-25万吨左右(约占商品量的35-40%)。

  (二)价格走势。国家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112元/百市斤。而近期合肥市小麦出库价格在112-114元/百市斤,目前出库价略高于2013年最低收购价。新小麦上市后,由于集中上市、新麦水分高等因素,预计新小麦市场收购价会略低于当前的出库价,会在110-114元/百市斤波动。

  三、预案启动及收购主体情况

  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合肥市小麦启动最低收购价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有:一是受禽流感疫情影响,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大大减少,导致豆粕玉米等粮食品种价格走低,这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价格。二是最近国内外农产品期货价格普遍下挫,市场信心不足,导致粮油品种现货价格低迷,小麦价格也不例外。三是近期安徽粮食批发市场小麦拍卖价格持续走低,仅比最低价高出1-2分钱一斤,随着后期发展,将直逼最低收购价。四是国家今年提高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每市斤小麦的最低收购价达到了1.12元/斤,而市场小麦价格也接近此价格。因此,小麦启动最低收购价的可能性较大。

  参与小麦收购的主体主要有四类:一是各类储备企业,为了完成轮换任务,部分企业将积极入市收购。二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三是面粉厂、饲料厂等加工企业收购。四是各类经纪人参与入市收购。若不能启动最低价的话,经纪人的收购应占到全部收购量的二分之一以上,经纪人收购后的小麦大多再流向加工企业、省外来合肥调运企业等。

  四、收购准备工作

  (一)仓容器材准备情况。由于近年来,合肥市利用国家、盛市支持政策,不断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库容不断增加,加之当前各县(市)积极开展腾仓并库,做好旧仓维修,午季小麦开磅之前,全市预计可腾出空仓容60万吨,完全可以满足农民售粮需要。同时,全市大部分站点目前都在购置更新器材,备足了地磅、台称、容重器、水份测定仪、谷物选筛、清粮机、输送机等器材。

  (二)收购资金筹措情况。今年午季,全市预计收购小麦50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约35万吨,需要收购资金8亿元。目前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已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由中储粮直属企业保证收购资金供应。二是当市场价格高于小麦最低收购价时,积极争取农发行贷款支持,全力抓好市朝收购。

  (三)收购方式准备情况。如果能够启动最低价收购,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将积极做好最低收购价收购。如果最低价收购启动不了,全市购销企业将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通过开展“四个对接”,即与中央企业、粮食销区、龙头企业、储备企业等联手,通过委托收购、代收代储等方式,全面降低收购风险。

  五、收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收购资金是制约夏粮收购一个主要难题。如果启动不了最低收购价,国有粮食企业筹资渠道窄、贷款难度大,收购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势必影响农民卖粮。为此,建议农发行在市朝收购贷款不要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设置过高门槛。

  二是如果启动不了最低收购价收购,建议国家启动临时收储政策,这样既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又为国家掌握了必要的调控粮源。

  三是建议加强小麦收购市场监管。目前粮食收购中无证、无照收购现象时有发生。建议在午季粮食收购中各地区、各部门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否则光靠粮食部门一家监管,力量薄弱。另外特别是市与市、县与县交界处往往是收购秩序较差的地方,需要开展两地联合执法检查。(来源未知)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