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吉林:3-5年时间打造12个大米地理标志品牌

发布时间:2013-05-02

   近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吉林省大米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从2013年开始,用3—5年时间,在全省打造12个区域大米地理标志品牌,即:梅河大米、榆树大米、德惠大米、舒兰大米、公主岭大米、查干湖大米、万昌大米、饮马河大米、姜家店大米、辉南大米、白城大米、延边大米,在此基础上,重点培育具有吉林特色的名优大米品牌。

  到2015年,实现以下目标:

  水稻优质品种种植率明显提高。全省种植的水稻品种由目前的140多个减少到100个以内,优质水稻品种种植率由目前的70%提高到80%。

  创立全国名优大米品牌。重点培育12个地理标志大米品牌,并将其打造成为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吉林大米品牌。

  大米附加值和销售收入明显提高。高、中档大米产销量增加到180万吨,平均销售价格达到6元/斤以上。全省大米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248.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50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在全省主推10个左右品质优、口感好的水稻品种,并适当增加绿色和有机水稻种植。各市(州)、县(市)要依据当地情况选择2—3个优良品种,集中连片推广种植。

  推进大米加工企业的整合与重组,在长春、吉林、通化、松原、白城、延边等地建设10个水稻加工核心区。

  由吉林省粮食局会同省质监局等部门,制定各区域大米地理标志品牌申请登记办法,并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本区域地理标志品牌的推广、使用及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各区域在3年内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加工企业大米加工量达到当地大米加工总量的1/3,并逐步扩大地理标志品牌的使用范围,同时引导大米加工骨干企业以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打造系列产品,丰富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及时筹备组建“吉林大米网”,为吉林大米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供宣传展销平台。同时,鼓励大米加工企业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品牌专卖店;鼓励施行“农超对接”,力争用3—5年时间使我省12个区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全部进入全国各省会城市的大型超市;鼓励大米加工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开办“网上米店”,拓展销售渠道。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地区新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