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粮食价格上涨 急需构建新型农业体系

发布时间:2013-02-05

   今年,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13年最低收购价提高至每50公斤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201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2元、10元和10元。

  收购价上涨有鼓励种粮的考量,也有农业生产进入“双高”、“双紧”阶段的影响。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人工费用、土地流转费、流通成本都呈上升趋势,加上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农村青壮劳动力紧缺,农业生产的风险加大。只有让农民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当小麦生产成本上涨带动面粉价格走高时,市场需求增加也成为推高面粉价格上涨的因素。面粉涨价利于粮农,给加工企业带来挑战。辩证地看,这也是转型发展的机遇。面粉行业每年9月份开始进入销售旺季,直至国庆节、中秋节和次年元旦前后结束。去年以来的这轮涨价让企业生产成本有所增加。

   金谷粮食网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0月,越南米到港均价为3162元/吨,而国内广州晚籼米均价则为4086元/吨,国内米比越南米每吨高出924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粮食进口量大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结构上的“紧平衡”问题,结构性缺口比较明显,稻谷等口粮安全,但是大豆玉米缺口较大;二是某些品种国际价格低,国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收储,调节粮价。因为国际粮价较低,国家正好利用这一机会进行收储,平抑国内价格。

  也有专家建议,种粮大户、龙头加工企业及消费企业,应结成同盟,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全产业链”的模式应对涨价带来的连锁反应。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