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市场冷淡 有利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13-01-29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白酒行业发展出了以食用酒精生产白酒的新工艺白酒,到了80年代新工艺白酒因耗粮少而得到长足发展。但2005年《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正式实施,纯粮食酒又开始成为市场消费主流。
从2003年到2011年,中国粮食产量从4.3亿吨增加到5.7亿吨。2011年我国生产白酒(折成65度)达到创纪录的102.56亿升,相当于2003年白酒产量的3倍多,平均每人15瓶。生产1升65度白酒消耗粮食2-4公斤,取中间值,白酒约耗粮3000万吨。
2011年,我国生产啤酒489.9亿升,比2003年增长93%。生产1升啤酒约消耗粮食0.2公斤,啤酒耗粮接近1000万吨。这就是说,仅仅酒类和酒精耗粮,就占粮食产量将近10%左右。
近期中央反复强调反腐反浪费,并通过媒体曝光来迫使地方严格执行,超过了传统反腐路径的预期,对白酒消费短期带来较大冲击。尽管临近春节传统佳节,但白酒尤其是中高档白酒已完全失去往年的风光,销量下滑超预期。绝大多数经销商说很难卖出去,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就在白酒销量下滑之际,国际粮价却在上涨。受美国、俄罗斯等产量大国遭遇旱灾影响,自2012年6月以来,国际玉米价格飙升50%,大豆和小麦价格也上涨约30%。国内虽然实现了连续九年粮食丰收,但玉米、大豆主要依靠进口,小麦、稻谷和大米也在2012年加大了进口量。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白酒市场冷淡,对粮食安全却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