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大涨 农民兄弟开始关注期货
近来农产品期货大幅上涨,而生产粮食的正是农民,发挥期货市场作用服务“三农”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市场的必然选择,而欧美等地的农民对运用期货工具已很熟悉。
8月27日,下称“某期货交易所’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下称“黑龙江农委”)签署了服务“三农”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的合作内容之一是,开展农民营销队伍培训,在黑龙江省农民营销队伍培训计划中,增加期货培训内容,重点培训规模大、实力强、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营销人员。按计划,双方2012年培训营销人员500人,到2015年培训2000人。
2005年,某期货交易所就已在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东北粮食主产区开展“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免费对种粮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和粮食企业负责人开展市场知识培训。
“不仅会种地,更要懂经营”,据某期货交易所人士介绍,他们把这样的农民称为“新型农民”。而交易所的任务之一是,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和信息刊物等方式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农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农户、期货+订单” 经营模式试点。
此次某期货交易所与黑龙江农委签署协议后,双方将进一步通过刊物、网络、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免费发布农产品期、现货市场信息,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每年春秋两季双方将共同举办产销形势分析和市场展望活动。双方还将筛选部分机构开展期货订单试点,建立定期互通会商机制。
据悉,黑龙江省的部分农民对大豆、豆粕等期货品种已很熟悉,近期农产品期价的上涨更调动了农民熟悉期货市场的积极性。而在美国为帮助农民抵御风险,政府也会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
其他信息:期货的主要功能
发现价格:由于期货交易是公开进行的对远期交割商品的一种合约交易,在这个市场中集中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地点,对各种信息的不同理解,通过公开竞价形式产生对远期价格的不同看法。期货交易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反映供求双方对未来某个时间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走势的预期。这种价格信息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预期性的特点,有利于增加市场透明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回避风险:期货交易的产生,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个回避价格风险的场所和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期现货两个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避免商品价格的千变万化导致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可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即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上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使期现货市场交易的损益相互抵补。锁定企业的生产成本或商品销售价格,保住既定利润,回避价格风险。
套期保值: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现货商品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期货合约),以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之所以能够保值,是因为某一特定商品的期现货价格同时受共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者的价格变动方向一般是一致的,由于有交割机制的存在,在临近期货合约交割期,期现货价格具有趋同性。
交割:期货交易的了结(即平仓)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冲平仓;二是实物交割。实物交割就是用实物交收的方式来履行期货交易的责任。因此,期货交割是指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在合约到期时,对各自持有的到期未平仓合约按交易所的规定履行实物交割,了结其期货交易的行为。实物交割在期货合约总量中占的比例很小,然而正是实物交割机制的存在,使期货价格变动与相关现货价格变动具有同步性,并随着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步趋近。实物交割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现货交易行为,但在期货交易中发生的实物交割则是期货交易的延续,它处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交接点,是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所以,期货交易中的实物交割是期货市场存在的基础,是期货市场两大经济功能发挥的根本前提。
期货交易的两大功能使期货市场两种交易模式有了运用的舞台和基础,价格发现功能需要有众多的投机者参与,集中大量的市场信息和充沛的流动性,而套期保值交易方式的存在又为回避风险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同时期货也是一种投资工具。由于期货合约价格的波动起伏,交易者可以利用套利交易通过合约的价差赚取风险利润。
现在金谷粮食网已经联合财达期货共同开展期货指导业务,如果有对期货感兴趣的客户,可以直接跟金谷粮食网客服联系,金谷粮食网将会同财达期货给您最佳的期货服务。金谷粮食网客服电话:0311-806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