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减少 初期干旱玉米苗情好于大豆
发布时间:2012-06-25
东、西线考察团对2012年黑龙江作物播种面积调查采取粮食局调研和农户抽样调查形式。今年黑龙江原有豆田继续被转种玉米,且东线比例高于西线。由于东线农场较多,农场大豆转玉米面积比例高于普通农户,农场平均转种比例在20%—30%,而农户平均在10%—20%。另外,由于去年农场大豆转种玉米优势明显,今年黑龙江西线部分农户第一年大面积转种玉米。但是黑龙江黑河、逊克等地区受到积温条件限制,农户大豆转种玉米的实际比例要低于此前农户的心理预期。
目前国际农产品市场关注焦点是6月末公布的美国农业部播种面积报告,本次考察最为核心的因素也是2012年黑龙江大豆、玉米等作物播种面积(调研前国内某调研预计,2012年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减少33%、吉林减少50%、内蒙古减少11%、华北黄淮减少15%,全国整体大豆面积较上年减少25%)。考察中,国家粮食部门负责人表示,6月中旬黑龙江产区大豆、玉米播种面积已经确定,但地方粮食局考虑到面积上报需经省、市农业部门批准调整,因此尚没有对外公布具体面积调整数据。考察团中西线依安粮食部门负责人预计,该县2012年大豆播种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27.5%,玉米播种面积较去年同期增加15%。农户在农作物播种时以家庭为单位,转种比例参差不齐,最低和最高转种比例分别达到5%和100%。
哈尔滨呼兰县、巴彦县玉米出苗率基本都达到9成以上。由于刚下过几场雨,土壤湿度较好,玉米苗高度在30—50厘米。黑龙江绥化、北安、黑河地区由于积温偏低,大豆转种玉米比例有限。另外当地大豆、玉米播种期间降雨有限,土地干旱,播种周期自5月初开始延伸至6月初,由于土壤偏干,大豆、玉米植株高度基本在10—30厘米。黑河瑷珲区西岗子镇大豆出苗率只有60%—70%,当地食品豆加工商预计该地区大豆减产已成定局。
由于目前还不是大豆、玉米等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因此作物生长情况调研重要程度差于播种面积。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相比,黑龙江西部地区大豆、玉米播种期间天气偏干,农户大都采用做水种植,这样不仅增加了30元/亩的种植成本,还造成部分地区大豆出苗率偏低。东线与西线相比,由于农场集中种植,作物田间管理能力更强,因此玉米、大豆长势好于西线,玉米植株高度部分地区甚至达到60—70厘米。
目前国际农产品市场关注焦点是6月末公布的美国农业部播种面积报告,本次考察最为核心的因素也是2012年黑龙江大豆、玉米等作物播种面积(调研前国内某调研预计,2012年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减少33%、吉林减少50%、内蒙古减少11%、华北黄淮减少15%,全国整体大豆面积较上年减少25%)。考察中,国家粮食部门负责人表示,6月中旬黑龙江产区大豆、玉米播种面积已经确定,但地方粮食局考虑到面积上报需经省、市农业部门批准调整,因此尚没有对外公布具体面积调整数据。考察团中西线依安粮食部门负责人预计,该县2012年大豆播种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27.5%,玉米播种面积较去年同期增加15%。农户在农作物播种时以家庭为单位,转种比例参差不齐,最低和最高转种比例分别达到5%和100%。
哈尔滨呼兰县、巴彦县玉米出苗率基本都达到9成以上。由于刚下过几场雨,土壤湿度较好,玉米苗高度在30—50厘米。黑龙江绥化、北安、黑河地区由于积温偏低,大豆转种玉米比例有限。另外当地大豆、玉米播种期间降雨有限,土地干旱,播种周期自5月初开始延伸至6月初,由于土壤偏干,大豆、玉米植株高度基本在10—30厘米。黑河瑷珲区西岗子镇大豆出苗率只有60%—70%,当地食品豆加工商预计该地区大豆减产已成定局。
由于目前还不是大豆、玉米等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因此作物生长情况调研重要程度差于播种面积。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相比,黑龙江西部地区大豆、玉米播种期间天气偏干,农户大都采用做水种植,这样不仅增加了30元/亩的种植成本,还造成部分地区大豆出苗率偏低。东线与西线相比,由于农场集中种植,作物田间管理能力更强,因此玉米、大豆长势好于西线,玉米植株高度部分地区甚至达到60—7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