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发布 托市麦拍卖底价提高
发布时间:2012-06-08
5月23日,发改委发布“《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预案》再次明确了今年的最低收购价水平,确定以2012年生产的国标三等小麦为标准品,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02元。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预案》指出,在预案执行期间,以县为单位,当其小麦市场价格连续3天低于最低收购价时,由中储粮分公司会同省级价格、粮食、农业、农发行等有关部门核实确认后,报中储粮总公司批准在相关市县或全省范围内启动预案。执行《预案》的时间为2012年5月21日-9月30日,执行主产区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省。其他小麦产区是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由省级人民政府自主决定。
今年新预案内容与去年基本无异,但在质量安全及出库环节新增了部分内容。更加注重对市场的影响,加强了部分细节的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新增:为保证收储小麦的储存安全,降低损耗,保持品质,一般情况下对最低收购价小麦不搭建露天设施储存。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小麦必须分仓、分等级储存。第十六条新增:中储粮总公司及有关分公司要按照均衡出库的原则,制定委托收储库点出库计划,均衡有序组织安排竞价销售。
今年政策在对执行预案期间新麦品质的保障及陈麦出库环节将会加强监管力度,以解决应对前期托市拍卖中所反映出的问题。 从《预案》内容来看,新麦最低收购价格仍维持去年9月份公布的水平,否定了市场前期猜测的再次提价的可能。在当前小麦市场价格水平下,新季收购预案虽然出台,但并不意味着各地托市收购就一定能启动。结合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及多方市场预期,预计今年新麦收购价格(国标品质)会在略高于托市收购价格区间(1.02-1.06元/斤)。
由于当前小麦现货价格远高于托市价格,且市场对于新麦价格并不悲观,小麦市场价不太可能跌至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下,因此预计主产区河北大部、山东东北部、河南中北部、江苏中南部等大部分地区启动预案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截至5月25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3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170元/吨,除去河北、豫北、山东等价格较高地区,在豫南、安徽、湖北及江苏地区,考虑到新陈麦价差、质量、水分等多方因素,预计新麦价格将基本处于托市收购价区间之内。
由于2010和2011年托市政策没有全面实施,当前托市小麦库存量相对往年偏少。据统计,至2012年3月底全国托市小麦库存量在2000万吨左右,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7%左右,而且多为2009和2010年产小麦。如果今年不进行托市或临储等类似性质的补库收购,2000万吨的库存坚持到2013年很有难度,届时国家将难以有充足库存来调节市场供需。 托市政策自2006年实施以来,一直是直接影响小麦价格的重要因素,托市价格也成了小麦价格的“底价”。托市价格的持续上调提升了市场对小麦价格的预期,也为相关企业经营、盈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托市小麦拍卖的投放,来满足市场粮源需求,控制粮食价格。2006年以来,同托市收购政策一样,托市粮拍卖底价也在不断提高,实现“顺价销售”。 国家提高小麦拍卖底价160元/吨,调整后2010年托市麦拍卖底价(三等)为2040元/吨,2009年托市麦销售底价(三等)为1960元/吨,而市场似乎对此消息早有反映,成交量在3月底开始出现放大,3月28日托市麦总成交量达39.4万吨,总成交率13%,创下自去年5月以来的新高。
最低收购价作为一种引导性和保护性价格,基本上是市场的底价。近年来我国小麦拍卖底价的提高,作为粮源需求方的面粉企业受到了一定影响,提价之后,托市拍卖粮源成本基本和市场价格持平,短期影响并不是很明显,但长期来看,面粉企业的采购成本会逐步上升。 第五部分:未来小麦市场走势预期 在今年病虫害引发国内小麦质量和产量下降预期增强前提下,国内小麦后期价格涨势可期。
保守按国家最低收购价格推算,如果国家收储后再转抛市场,则加上仓储费用(未考虑其它费用),抛储小麦价格至少会达到2400元/吨,由此推算优质小麦价格底价至少会在2500元/吨左右。 通常9月末10月初国家会公布明年小麦最低保护价。正常小麦保护价会比稻谷高1-2分钱。今年稻谷最低保护价为1.2元/斤,则预计小麦最低保护价可能会达到2600元/吨,则优质小麦价格将达到2700元。初步预计未来三个月强麦上涨目标或将达到2800元/吨。市场传闻因小麦产量下降预期增强,中央开始高度重视,后期不排除国家默许国有粮企提价收购的可能以保证国家储备。这样可能会刺激小麦价格加速上涨。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同时密切关注收割新麦的产量及质量情况。
今年新预案内容与去年基本无异,但在质量安全及出库环节新增了部分内容。更加注重对市场的影响,加强了部分细节的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新增:为保证收储小麦的储存安全,降低损耗,保持品质,一般情况下对最低收购价小麦不搭建露天设施储存。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小麦必须分仓、分等级储存。第十六条新增:中储粮总公司及有关分公司要按照均衡出库的原则,制定委托收储库点出库计划,均衡有序组织安排竞价销售。
今年政策在对执行预案期间新麦品质的保障及陈麦出库环节将会加强监管力度,以解决应对前期托市拍卖中所反映出的问题。 从《预案》内容来看,新麦最低收购价格仍维持去年9月份公布的水平,否定了市场前期猜测的再次提价的可能。在当前小麦市场价格水平下,新季收购预案虽然出台,但并不意味着各地托市收购就一定能启动。结合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及多方市场预期,预计今年新麦收购价格(国标品质)会在略高于托市收购价格区间(1.02-1.06元/斤)。
由于当前小麦现货价格远高于托市价格,且市场对于新麦价格并不悲观,小麦市场价不太可能跌至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下,因此预计主产区河北大部、山东东北部、河南中北部、江苏中南部等大部分地区启动预案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截至5月25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3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170元/吨,除去河北、豫北、山东等价格较高地区,在豫南、安徽、湖北及江苏地区,考虑到新陈麦价差、质量、水分等多方因素,预计新麦价格将基本处于托市收购价区间之内。
由于2010和2011年托市政策没有全面实施,当前托市小麦库存量相对往年偏少。据统计,至2012年3月底全国托市小麦库存量在2000万吨左右,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7%左右,而且多为2009和2010年产小麦。如果今年不进行托市或临储等类似性质的补库收购,2000万吨的库存坚持到2013年很有难度,届时国家将难以有充足库存来调节市场供需。 托市政策自2006年实施以来,一直是直接影响小麦价格的重要因素,托市价格也成了小麦价格的“底价”。托市价格的持续上调提升了市场对小麦价格的预期,也为相关企业经营、盈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托市小麦拍卖的投放,来满足市场粮源需求,控制粮食价格。2006年以来,同托市收购政策一样,托市粮拍卖底价也在不断提高,实现“顺价销售”。 国家提高小麦拍卖底价160元/吨,调整后2010年托市麦拍卖底价(三等)为2040元/吨,2009年托市麦销售底价(三等)为1960元/吨,而市场似乎对此消息早有反映,成交量在3月底开始出现放大,3月28日托市麦总成交量达39.4万吨,总成交率13%,创下自去年5月以来的新高。
最低收购价作为一种引导性和保护性价格,基本上是市场的底价。近年来我国小麦拍卖底价的提高,作为粮源需求方的面粉企业受到了一定影响,提价之后,托市拍卖粮源成本基本和市场价格持平,短期影响并不是很明显,但长期来看,面粉企业的采购成本会逐步上升。 第五部分:未来小麦市场走势预期 在今年病虫害引发国内小麦质量和产量下降预期增强前提下,国内小麦后期价格涨势可期。
保守按国家最低收购价格推算,如果国家收储后再转抛市场,则加上仓储费用(未考虑其它费用),抛储小麦价格至少会达到2400元/吨,由此推算优质小麦价格底价至少会在2500元/吨左右。 通常9月末10月初国家会公布明年小麦最低保护价。正常小麦保护价会比稻谷高1-2分钱。今年稻谷最低保护价为1.2元/斤,则预计小麦最低保护价可能会达到2600元/吨,则优质小麦价格将达到2700元。初步预计未来三个月强麦上涨目标或将达到2800元/吨。市场传闻因小麦产量下降预期增强,中央开始高度重视,后期不排除国家默许国有粮企提价收购的可能以保证国家储备。这样可能会刺激小麦价格加速上涨。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同时密切关注收割新麦的产量及质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