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中兴:虽进入生物燃料 但前景不明朗

发布时间:2012-05-09
    目前生物燃料尤其是生物乙醇领域均是国企“玩家”,随着补贴下调和成本上升,部分领域甚至出现了“生产即亏损”的窘境,但通讯巨头中兴集团的子公司——中兴能源却杀入这个市场。

    中兴能源如今面对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已经不同往昔。中兴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曹珺称,公司进入这一领域时考虑了政策扶持和补贴因素,以及对前景的乐观预测,不过即使如此,面对补贴下调还是压力巨大。虽然尚未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中的生物质能发展目标已有透露,但整个生物质能源领域的补贴政策尚不在规划范围内,业内期望也有很大分歧。

    目前,有6家生物乙醇定点生产企业。包括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燃料酒精有限公司、广西中粮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以及中兴能源公司内蒙古项目。

    6家公司中,天冠属于首钢集团控股,中兴能源是通讯巨头中兴集团旗下公司,在其内蒙古的3万吨甜高粱制乙醇项目2010年获得审批后,加入了生物乙醇队列。其余四家都属中粮系。

    2010年国内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乙醇产量达到了180万吨,基本为中粮系和河南天冠贡献。从核准项目产能看,河南天冠的产能为30万吨,其余近150万吨都归属中粮系。

    中粮2006年在广西的项目是个分水岭,之前原料是粮食,业界称为1代技术;中粮广西项目以木薯为原料,中兴内蒙古公司以甜高粱为原料,皆为1.5代技术。

    不过,生物乙醇除了技术外,由于涉及政府补贴,故进入审批非常严格。如外界所言,一定程度上,这个行业就是靠补贴生存。补贴到底有多高?在“定点生产、定向流通、封闭运行”的方式下,燃料乙醇的收购价格随油价波动,根据现在的定价机制,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以90号汽油出厂价的91.11%卖给中石化或中石化,目前价格在6000元/吨左右。政府补贴的额度每年审定。

    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贴正在一路降低。从2004年到2008年每吨补贴标准分别为2736元、2395元、2054元、1373元、1373元。2008年之后改为弹性补贴标准。2012年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500元/吨,较2011年燃料乙醇平均补助标准1276元/吨下调了776元/吨。

    目前行业平均水平,每3.3吨玉米生产1吨乙醇,每2.5吨木薯干生产1吨乙醇。5月8日的价格,全国玉米收购价格在2400~2600元/吨的水平。按照6000元/吨的乙醇价格计算,玉米制乙醇生产即亏损。随着木薯收购价格的持续攀升,企业成本压力将逐渐显现。

    从公开的安徽丰原(上市的中粮生化,原来名字为丰原生化)财务报表分析,扣除补贴和贷款,该公司2006年~2009年一直是亏损。另一方面,原料价格这两年一直在上涨,补贴却在下调。中粮生化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每股收益仅0.057元,补贴同比减少57%。

    而中兴公司的甜高粱项目是全球第一家,在工艺等方面投入较大,同样产能的项目投资要比玉米乙醇投资要大,目前补贴水平下降,公司的经营压力很大。

    中兴能源继承了其集团在通讯领域的低调作风。这家2007年注册的公司,注册资本金12.9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其在光伏、合同能源管理、生物质能源、棕榈产业、海外农业方面已经有颇多投资。

    这个在新能源领域体量已经不小的公司,近来动作频频。今年4月份,中兴提出将投资20亿在东莞建能源站,光伏发电领域也屡有斩获。

    不过在“十二五”生物乙醇350万~400万吨目标的驱使下,更多企业则是跃跃欲试,试图分羹。不管怎么说,目前生物乙醇确实缺少民企的空间,投资大、风险大,民企进入太难了,如果放开民企进入,将推动技术进步。目前进入乙醇审批难,就只能走生物化学的路子,将原材料转化成化工用品。生物质能源普遍面临的“与粮争地”“与人争粮”等悖论,以及原料收集体系建设、原料价格波动等,目前也依然是问题。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企业动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