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替代增加普麦价格稳中有涨 市场供给充足优麦价格显偏弱
发布时间:2012-04-05
受玉米走势强势、小麦替代玉米增加的拉动,以及区域性粮源偏紧等影响,近期国产销区普通小麦价格平稳趋涨,部分地区涨势明显。华北黄淮地区普通小麦价格稳中趋涨。截止3月底,山东德州地区制粉企业二等白麦进厂价为2150-2170元/吨,周比上涨10元/吨;江苏南通地区二等红麦进厂价为2140-2180元/吨,周比上涨2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二等白麦进厂价为2180-2190元/吨,河南新乡地区进厂价为2140-2160元/吨,周比基本持平。南方销区小麦价格继续上行。3月底,广东地区普通红小麦到港价2310元/吨,周比上涨10元/吨;饲料级小麦到港价2290-2300元/吨,周比略有上涨。福建地区普通红小麦到港价2300元/吨,普通白小麦到港价2280元/吨,均周比上涨10元/吨。
当前华北黄淮地区小麦价格正在走强,鲁南、江苏等局部地区的供需形势偏紧,拉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小麦价格走高。同时,多数地区低价粮源已经大幅减少,市场中流通的小麦质量普遍较高,也是小麦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河北地区小麦价格并未明显上涨,不过贸易商反映,市场粮源有趋紧意向。河北南部地区受到豫北小麦价格升高的提振,进厂价略有上调,当地粮库出库价暂时稳定。南方销区饲料小麦需求旺盛是最近一段时间广东福建地区小麦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南方地区小麦价格上涨进一步拉动了作为货源地的江苏地区的小麦价格走高。
相比前段时间,产区优质小麦购销趋于活跃。由于当前专用粉生产企业库存水平已经较低,对贸易粮的需求增加,采购积极性有所提高。不过受限于优质小麦涨价预期较低,采购积极性仍难言高涨,仅以正常补库为主。截止3月底,国内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稳中仍显偏弱。山东潍坊地区制粉企业济南17进厂价格为2440-2460元/吨,济宁地区西农979进厂价格为2360-2380元/吨,周比持平,但比月初下降2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藁优2018进厂价格为2580-260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郑麦366进厂价格为2500-2540元/吨;均与月初基本持平。
当前收储企业优质小麦库存量仍然较高,市场供给充足。由于部分贸易商对后市优质小麦价格涨幅并不看好,急于出库以回笼资金。面粉市场整体销售不旺,麸皮出厂价在春节之后经历短暂上行后,又已连续数周回落,两头挤压,加工企业盈利空间缩减。在维持较低的库存水平下,生产厂家基本采用随生产随采购的策略。三是进口优质小麦冲击南方市场,对国内国产优质小麦采购减少,使国产优质小麦在产区的集中度提高,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小麦价格。如山东、河北、河南一直是我国优质小麦外销量较大的地区,由于省外采购减少,均导致今年优质小麦外销数量减少,省内存货较多,优质小麦价格稳中偏弱。
随着玉米价格的高位上扬,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目前河南地区质量稍好点的玉米收购价在2300—2360元/吨,河北地区为2320元/吨,普麦出库价在2120—2170元/吨,普麦替代玉米做饲料原料的价格优势依然明显。
在旺盛的饲用需求下,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和三级及以下等级小麦均已大幅减少。据统计一季度累计投放临储不完善粒超标小麦25388吨,累计成交14633吨,成交率57.64%。目前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已经连续三周没有竞价交易,三级及以下等级小麦在各地区市场的份额已经很小,市场需求已经转向价格稍低的托市小麦。2月以来临储小麦周成交量保持在20万吨以上,3月28日临时存储小麦竞价销售投放量303.02万吨,成交量39.38万吨,创下近10个月来新高。国家临储小麦在价格上仍然具有优势,中小面粉企业采购居多,亦受到部分饲料企业的青睐,估计后期市场对国家临储小麦的需求态势仍将会延续。
当前华北黄淮地区小麦价格正在走强,鲁南、江苏等局部地区的供需形势偏紧,拉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小麦价格走高。同时,多数地区低价粮源已经大幅减少,市场中流通的小麦质量普遍较高,也是小麦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河北地区小麦价格并未明显上涨,不过贸易商反映,市场粮源有趋紧意向。河北南部地区受到豫北小麦价格升高的提振,进厂价略有上调,当地粮库出库价暂时稳定。南方销区饲料小麦需求旺盛是最近一段时间广东福建地区小麦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南方地区小麦价格上涨进一步拉动了作为货源地的江苏地区的小麦价格走高。
相比前段时间,产区优质小麦购销趋于活跃。由于当前专用粉生产企业库存水平已经较低,对贸易粮的需求增加,采购积极性有所提高。不过受限于优质小麦涨价预期较低,采购积极性仍难言高涨,仅以正常补库为主。截止3月底,国内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稳中仍显偏弱。山东潍坊地区制粉企业济南17进厂价格为2440-2460元/吨,济宁地区西农979进厂价格为2360-2380元/吨,周比持平,但比月初下降2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藁优2018进厂价格为2580-260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郑麦366进厂价格为2500-2540元/吨;均与月初基本持平。
当前收储企业优质小麦库存量仍然较高,市场供给充足。由于部分贸易商对后市优质小麦价格涨幅并不看好,急于出库以回笼资金。面粉市场整体销售不旺,麸皮出厂价在春节之后经历短暂上行后,又已连续数周回落,两头挤压,加工企业盈利空间缩减。在维持较低的库存水平下,生产厂家基本采用随生产随采购的策略。三是进口优质小麦冲击南方市场,对国内国产优质小麦采购减少,使国产优质小麦在产区的集中度提高,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小麦价格。如山东、河北、河南一直是我国优质小麦外销量较大的地区,由于省外采购减少,均导致今年优质小麦外销数量减少,省内存货较多,优质小麦价格稳中偏弱。
随着玉米价格的高位上扬,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目前河南地区质量稍好点的玉米收购价在2300—2360元/吨,河北地区为2320元/吨,普麦出库价在2120—2170元/吨,普麦替代玉米做饲料原料的价格优势依然明显。
在旺盛的饲用需求下,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和三级及以下等级小麦均已大幅减少。据统计一季度累计投放临储不完善粒超标小麦25388吨,累计成交14633吨,成交率57.64%。目前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已经连续三周没有竞价交易,三级及以下等级小麦在各地区市场的份额已经很小,市场需求已经转向价格稍低的托市小麦。2月以来临储小麦周成交量保持在20万吨以上,3月28日临时存储小麦竞价销售投放量303.02万吨,成交量39.38万吨,创下近10个月来新高。国家临储小麦在价格上仍然具有优势,中小面粉企业采购居多,亦受到部分饲料企业的青睐,估计后期市场对国家临储小麦的需求态势仍将会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