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玉米价格如继续上涨 国家将加大调控力度

发布时间:2012-03-31
    去年12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举办的“中国玉米市场论坛”上,几乎所有的参会代表都对2012年玉米价格一致性看跌,几位颇有声望的专家甚至明确表示,3月份国内玉米价格将下降至2012年的底部区间。支持这一判断最主要依据是2011年国内玉米统计数据。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玉米产量为1.918亿吨,创下了我国玉米生产的最高纪录,远远超过国内每年1.5亿吨左右的玉米消费量,这无疑为政府调控玉米市场价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另外,从去年秋季玉米收获至今,玉米深加工效益持续疲软、养殖饲料消费整体低迷、进口玉米量也在激增。

     然而尽管利空诸多,3月玉米价格仍走出让人瞠目的上升曲线,也由此引起了粮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2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中储粮总公司等方面多次召开会议,就国内玉米市场日趋复杂多变的形势特征展开分析讨论,目的在于了解现阶段国内的玉米产需格局,掌握较为准确的数据,对国内玉米市场走势作出正确分析判断,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粮食调控政策。

     有迹象显示,在今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国家将把抑制玉米为主的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在国储玉米的国内收购、国际进口以及拍卖的时间、数量和价格等方面作出调整和部署。如果下一步玉米涨幅继续加大,国家势必会继续实施控制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等打压措施,大力整顿国内玉米市场。

     目前,包括粮食官员、专家在内的一些业内人士都对去年官方公布的玉米产量持怀疑态度。官方预测去年国内玉米的产量均为1.8亿吨左右,而有的人士则认为是在1.7亿吨左右。比较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玉米供需格局已由过去的相对均衡转变为供不应求,且供需缺口正在逐步扩大,即便是未来几年玉米均能获得大丰收,也无法弥补每年因饲料、深加工等快速增长所造成的玉米需求缺口。在整个“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间范围内,玉米供应不足将成为国内粮食市场的常态。

     面对节节高涨的玉米价格,目前让粮食收储部门最为担忧的是:中储粮羞涩的囊中库存。尽管中储粮对外从不公布库存数据,但是各方人士推测,其总库存应当不超1000万吨。

     而库存量是否充裕只是一个方面。近几年,国内饲料养殖业和深加工玉米需求都明显增长,使得国内玉米消费量每年都在大幅增加。

     玉米需求的大量提升,引起发改委的极大重视,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安排,2012年国内玉米深加工玉米消耗总量还要再减少100万吨,同时还将继续加大玉米深加工产能落后企业的淘汰工作。在严整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基础上,下一步粮食主管部门还将通过扩大玉米进口增加调控力度。2011年进口约400万吨,预计今年进口玉米将会上升至600万-700万吨。

     虽然近两年国家玉米进口数量上升较快,但其占国内产量及消费量的比例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为了争取选择优势,我国还在阿根廷、缅甸、老挝等国积极拓展进口玉米资源,目的是掌握进口玉米价格的主动权。目前的情况是,1-2月份,我国已经进口玉米130多万吨,今年两会之前,农业部与阿根廷还达成进口400万吨玉米的协议。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