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出口量下滑令人担忧引发国内米价下跌

发布时间:2012-03-06
    越南在3月止的三个月大米出口量料将较去年同期下滑44.4%至100万吨。越南是继泰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出口量的下滑令人担忧,因许多进口商并无计划采购。

    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主要稻米作物将于两周内达到收割高峰期之时,出口的放缓将导致供应巨幅增加,并引发国内价格下跌。政府预估的该出口量低于1月底时行业预估的约110万吨。越南今年前两个月出口了627,000吨大米,较去年同期下滑43%。该国在2011年第一季度出口大米180万吨。

    进口需求清淡。市场尚无任何进口计划,而国内大米产量正面临困境。三角州地区的冬-春季稻米收割预计从3月15日起达到高潮。多数为大米出口公司--维持他们的出口价,并将大米出口底价保持弹性,以确保不损害出口企业和农户的利益,报告称。位于胡志明市的越南食品协会主要职能是监控越南大米出口的合同、价格和装货事宜。

    上个月,该协会将越南25%破碎级大米出口底价从每吨455美元下调至420美元,FOB基准,旨在提振出口。越南出口的最普通等级大米的指标价此后在2月22日一度跌至每吨375美元,FOB基准,由于买需清淡,之后于上周反弹至385美元。菲律宾通常采购这种大米品种。包括菲律宾和印尼等越南大米的传统进口商在内的外国买家仍在等待湄公河三角州的收割以及价格下跌后进行采购。印尼表示今年将进口200万吨大米,该国仍未采取任何行动,同时另一越南大米的主要买家--非洲的需求今年迄今已同比下滑三分之二。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国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