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南美天气炒作余温犹在 终端市场豆油需求不旺

发布时间:2012-02-28
    近期南美出现降雨,新作大豆生长压力有所缓解,晚播大豆面临的减产威胁下降。以阿根廷为例,据气象机构报告,上周的大量降雨将大大改善晚播大豆作物的生长条件,且未来7天预计还会有更多的降雨。

    由于部分产区早播大豆受到的损害已不可挽回,市场对南美大豆产量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因当地恶劣天气持续,巴西2012年大豆产量预估可能再度下调。受南美大豆减产预期影响,基金做多豆类的意愿较为强烈。据CFTC公布的最新持仓报告,截止到2月21日,CBOT大豆基金多头持仓为160084手,比上周增加7924手。这是基金连续第八周增加多单持仓量。可见,南美干旱天气炒作的余温犹在,这将对豆类价格形成支撑。

    从3月份开始,北半球农户将陆续展开新季作物的备耕工作,大豆和玉米之间的新一轮争地竞赛即将展开。从当前中国和美国的情况看,大豆在争地中并不具有优势,市场对北半球新作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的预期升温。CBOT大豆与玉米价格合理比价关系在2.2—2.4之间。若两者比值超过这个区间,就会改变下一年度的农户种植意向,导致大豆或玉米种植面积变化。当前CBOT大豆与玉米期货主力5月合约收盘价的比值约在2.0附近,明显低于大豆和玉米合理比价的下限。虽然美国农户为了保持土地肥力有轮种大豆和玉米的习惯,但实际收益的差异使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的困难较大。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12年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预计为7500万英亩,与上一年度持平。

    中国大豆种植收益已连续数年低于玉米,农户种植积极性大大降低。以大豆主产省黑龙江省为例,按照该省的一般情况,玉米亩产能达到1500斤以上,按国家最低收购价格0.98元/斤计算,亩产收入在1470元以上;而大豆亩产只有约260斤左右,按国家最低收购价2.00元/斤计算,亩产收入只有520元左右。

    春节过后豆油将逐渐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传统节日带动的餐饮消费将明显回落,终端市场对豆油的需求将转弱。从2010、2011年国内餐饮收入统计数据看,两个年度的1—4月份餐饮业月度收入都呈现逐月递减的现象。可见,终端市场需求不旺的局面将持续较长时间,这将对豆油上行构成压力。

    随着国内天气的逐步转暖,棕榈油的需求将有一定回升,这将挤占国内豆油的消费空间。截止到2月24日,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约为95.5万吨,这较历史最高库存仅低0.6万吨。棕榈油庞大的库存将对豆油价格形成间接压力。Y1209合约期价仍处于2011年12月中旬以来的上行通道中,但已接近9500重要压力位,持仓量和成交量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如果近日期价不能突破9500阻力位,就很有可能出现回调。建议投资者注意市场回调风险。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