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黑龙江地区农民惜售大豆解析

发布时间:2012-02-22

    今春黑龙江旱情较重,全省自2011年入秋以后降水偏少,较同期减少近1/2。同时,黑龙江全省气温偏高,大部分农田干封地,入冬后未能迎来降雪,地表散墒严重,水源条件相对较差。据统计,全省播种前期,受旱面积6733万亩,比常年多约1500万亩,大多农户预期旱情可比拟2003年。当年春,农民大部分大豆售价为1.2元~1.3元/斤,均价报1.25元/斤左右。结果2003年5月以后,大豆价格由1.25元/斤涨至2004年4月1.8元/斤左右,涨幅近44%。前事在目,部分农民记忆犹新,认为应该吸取教训,这是造成大豆惜售的因素之一。

    政策层面主要是黑龙江省种植的作物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收益差。自2008年实行国家收储制度以来,玉米价格,由2008年收储价1500元/吨,涨至2011年产1960元/吨,涨幅30.6%;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后,2012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20元、125元和140元,其中粳稻价格由2008年收储价1640元/吨,涨至2012年产最低2800元/吨,涨幅高达70.7%;黑龙江红小麦价格,2008年收储价1440元/吨,涨至2012年产2040元/吨,涨幅41.60%;玉米,粳稻,红小麦三大品种平均涨幅47.6%。
 
    反观大豆,2008年收储价3700元/吨,涨至现在的4000元/吨,涨幅8.1%,农户普遍认为国储大豆涨幅过低,大多农户期待来年国储大豆价格最少应达到4200元~4400元/吨。而笔者认为,从本省各品种作物收储价涨幅来看,国家政策似乎未向大豆生产方向倾斜。
 
    黑龙江省耕地分为两类,国有农场耕地和农村耕地,其中不包括农户自己承包地。而在黑龙江,一般承包地占租地比例约维持在10~%20%左右。2011年国有农场耕地成本,据笔者调查某农场,租地每亩350元,其他费用150元,计500元。由于全省部分地区天气正常,雨量适中,大豆产量在300斤左右,毛粮上门收购价1.97元/斤,合计收入591元/亩,每亩收益91元,农场工人较为满意,大豆已基本出手,存量不大。
 
    2011年农村耕地成本,租地平均每亩300元,其他费用130元,计430元。由于整体气候原因,2011年7月-8月雨量减少,大豆亩产在200斤-240斤左右,平均产量220斤,少部分亩产不足190斤。小贸易商上门过筛收购价1.973元/斤,筛后每亩200斤大豆,计394.6元,豆瓣20斤,以1.5元/斤计算,计30元,合计收入424.6元/亩,略微亏损,农民存粮在2/3以上。样本合并,平均每亩利润45元左右。全省大豆产量教高地区,出售欲望较足,售出积极;产量较低地区,农民惜售情绪严重,售出冷淡。
 
    由于原油近期稳定站上100美元以上,国家发改委自2012年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原油价格上涨,预期将带动化肥价格攀升,且去年玉米种植效益较高,农户种地积极性上涨,带动租地成本拉升。笔者预计,保守种植成本将比去年增加10%左右。国内农户趋利避险情绪严重,一般情况下不倾向于冒进策略。笔者调查,目前还有部分农户,自己种植的大豆两年尚未出售,甚至还有三年之久的。由于资金不足,部分农户2012年度会选择撂荒,让家人处理存余大豆,主要劳力外出打工,来缓解资金困境。
 
    价格因素是最主要原因。截止目前,各地村屯毛粮价报,牡丹江地区村屯1.82元-1.93元/斤,黑河村屯地区元1.95元-1.98元/斤,佳木斯周边地区村屯1.75元-1.83元/斤,佳木斯鹤岗地区村屯价格1.85元-1.87元/斤,双鸭山宝清地区村屯毛粮价格1.9元/ -1.91元/斤。对比2011度成本,部分地区豆价已跌破成本,或者盈亏相衡,高产地区则有一定盈利。通过以上分析,农民惜售大豆的原因已经相当明显。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