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支撑郑棉稳步上涨 需求疲软对期价压力明显减弱
发布时间:2012-01-20
国际资信机构频繁下调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而市场对此反应较前期明显平淡。中国方面,2011年GDP同比增长9.2%,符合市场预期。虽然2011年中国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和外部不确定性,工业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但仍保持8%以上的增长,表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基本上打消了市场的担忧情绪。资本市场人气有所回升,郑棉受此提振小幅上涨。
2012/2013年度全球植棉面积将减少8%,棉花产量预计为2490万吨,同比减少7%,而全球棉花消费量预计为2470万吨,同比增加3%。由此可知,供给减少与需求增加将减少期末库存,再加上中国2011年收储了大量棉花,市场棉花可用量明显减少,全球棉花供需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全球棉花供需紧平衡状态将再度重演。若欧美经济形势持续好转,中国和印度的棉花需求将大幅增加,则棉价还将持续上涨。
中国棉花收储进入倒计时,提振棉价的作用依然不减。2011年的收储政策效果明显,基本实现了稳定植棉面积和保证供应的政策目标,若收储政策能够持续,则植棉面积有望稳定,2012年中国收储政策延续依然可以期待。
目前的粮棉比处在低位,在粮食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只有棉花价格缓慢上涨才符合国家稳定粮棉比的政策目标,起到稳定植棉面积的作用。若按照粮棉比1:10来计算,2012年中国棉花收储价应该在21000元以上,一方面对棉花生产者产生正向刺激,形成棉价缓慢上涨的预期,从而保证棉花供应;另一方面,只有棉价相对稳定,才能保证棉纺产业链的正常价格传导机制,兼顾产业链各方的利益诉求,维持棉花产业链健康发展。
前期在经济和需求疲软的打压下,郑棉单边下跌近8个月,完成了向价值回归的过程。对于目前处在相对低位的棉价来讲,需求疲软的影响已经明显减弱。从近期郑棉六连阳走势可以看出,棉花需求疲软已经被市场所接受,市场正在寻找新的利多因素。随着经济的恢复和产业链的调整升级,2012年下半年棉价将启动上涨行情。技术上,郑棉已进入上升通道,且期价贴近通道上沿,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仓量俱减,市场人气有所减弱,显示前期上涨过快,期价短暂整理后将继续上行。
近期在不限量收储政策和宏观经济向好的强烈支撑下,国内需求乏力的压制作用明显减弱,郑棉已进入振荡爬升阶段,而2012年植棉面积减少已成定局,供需偏紧的局面或将再度出现,节后郑棉突破21500元后涨势将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