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收储构筑阶段性底部 反弹中棉价仍存在潜在风险

发布时间:2012-01-16

    国家敞口收储政策稳定棉价的效果已经显现,19800元/吨的收储价将成为阶段性底部。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累计收储棉花近250万吨。据以往经验,限价不限量的收储对商品价格支撑作用明显,且当收储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商品价格有走高的趋势。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收储量的放大势必压缩市场供给,导致棉花流动性紧缩,从而对棉价形成支撑。此外,市场上大部分中高等级棉花将进入国储,后期高等级棉花会变得更加紧俏,部分纺企开始储备高等级棉花,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国家收储的棉花并没有消费掉,而是变成国家调控棉价的筹码,在棉价走高时对市场施加压力。

    近期原料价格的持续上行给纺织市场带来信心,纱线、坯布价格止跌企稳,部分畅销品种甚至小幅上涨。销售情况回暖,导致纺企成本库存呈现下降趋势。纱线库存虽较去年同期偏高,但总体持稳,而坯布库存自去年12月开始回落,目前维持在正常水平。下游市场销售仍不景气,纺企对原料采购较为谨慎,以随用随买为主,目前纺企原料库存仍然维持低位。中国棉花信息网调查显示,2011年12月纺企的原料库存为79.57万吨,环比增加4.13万吨,较2010年同期减少70余万吨。不过,纺企的新年订单有提前补充库存的需求,后期原料库存有望进一步上升。
 
    自2011年3月开始,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几乎呈逐月递减态势,且二季度开始增速均低于2010年同期水平。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约217.44亿美元,同比增幅为9.18%;1—12月,纺织品出口额9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较2010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而服装出口额1532亿美元,同比增长18.4%,较2010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欧美作为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地,由于其经济状况仍不稳定,预计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不乐观。
 
    2012年第一批滑准税配额已经获得批复,近期将下发到企业。目前外棉价格较前期有所上涨,但价格优势依然突出,市场各方对配额下发及棉花进口十分热衷。国内实施收储政策,质量好、品级高的棉花主要用以交储,市场上的棉花以低品质棉花为主,对棉花质量要求高的纺企势必更倾向于进口的优质棉花,这样就减少了对国内棉花的需求。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棉花进口量放大明显,最新海关数据显示,12月我国棉花进口量达到79万吨,为单月进口量历史之最。
 
    长期来看,滑准税配额的发放利空国内棉价,利多国外棉价,并有利于缩减国内外价差。新年度植棉意向下降,较低的原料库存及有所回落的成品库存均有利于支撑棉价反弹,但季节性补库结束之后,下游订单若仍无改观,棉价仍有下行风险。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