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挑战食用油龙头 路还很长
发布时间:2012-01-05
2009年,中储粮收购的政策性粮食为9876万吨,如果全部存储一年,收购和存储的收入约为120亿元,当年中粮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40.8亿元,两家企业相差悬殊,如果继续依赖政策性粮食业务,中储粮赶上中粮集团几乎遥遥无期,因此中储粮提出要从大粮仓向大粮商转换,2009年大举进入大米加工领域,2011年又正式进军小包装食用油市场。
中储粮的梦想已经确立,需要明确的是路径。要挑战“金龙鱼”这样强大的对手,中储粮可以走两条路。
食用油市场早已是厮杀异常激烈的“红海”。中储粮一头扎进来似乎有不得已的苦衷。中储粮属于央企,收入、利润是必须考核的指标,中储粮的主要业务是政策性粮食收购与保管,收购和保管1斤粮食一年可以获得总计6分钱的补贴,1吨就是120元,这构成中储粮主要的收入来源。
第一条是全线向“金龙鱼”发起冲击,开发各种小包装食用油品种,调和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全线铺开,作为央企,要承担保障中国粮油安全的社会责任,全线出击似乎是中储粮的必然选择。
问题是中储粮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实现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的扩展?金龙鱼经过了20余年的积累才有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品牌知名度,中储粮要如何才能挑战金龙鱼的市场权威呢?
也有人说,可以先做代工,积累一定实力后,开始向小包装食用油生产商转型,风险较小。但在目前的形势下,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中储粮了,他们要怎么迈开这一步呢?而现实情况是,中储粮旗下金鼎食用油已经悄然上市,但是要挑战市场龙头,中储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