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市场关注欧洲评等 国内豆粕库存期限较短
短期市场最主要的关注焦点仍然是评级机构是否会下调欧元区国家评级。在欧盟峰会前,标普已将欧元区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15个国家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本周,穆迪认为,欧盟峰会实质性成果不大,仍维持此前关于欧洲多个国家评等负面观望的论断不变,并将于明年一季度重新评估这些国家的评级,不排除调降的可能。另外标普在本周下调了美国明年的增长预期,同时下调西班牙10家银行评级,前景为负面,惠誉下调了包括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和高盛在内的等多家大型银行的评级,评级机构频频出手,令市场持续被担忧和阴霾笼罩,将助涨大宗商品的避险情绪。
上周五供需报告利空,但报告后美豆期价连续两次触及11美元整数关口,均呈反弹向上的走势,短线整数关口技术买盘较多,对盘面形成支撑,而随着报告利空效应的释放,市场最新关注南美天气。11月中上旬,近乎完美的天气使得巴西以及阿根廷大豆的种植进度迅速提升,各大机构纷纷上调南美大豆种植面积以及产量预期。不过,进入12月份后,南美大豆作物产区的天气就已经陆续发生变化,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6-10天南美天气较为多雨,不过阿根廷中部缺水,巴西南部较为干燥,在10天后或有所缓解,阿根廷干旱模式可能会持续到12月底,不过目前说干旱影响产量还为时过早,后市南美产区天气将继续关注,若阿根廷干燥天气果真持续到12月底,大豆市场料找寻到额外的支撑。
国内豆粕现货自8月底9月初见顶,当时现货综合指数在3300元上方,自此开始下跌,到本周即12月中旬,最低点跌破2800元,历时三个半月,跌幅达到500元。饲料厂和经销商多单屡屡被套,对市场失去信心,因此逐渐缩短库存期限。本周初抽样调查了解到,辽宁部分工厂在一周左右,山东地区在10天、半个月左右,个别大型企业做封顶移库合同,库存期限在二十天左右,内陆某饲料厂最低曾只剩下4天的库存。随着盘面暂露止跌迹象,市场信心稍显回暖,再加上考虑到春节前部分备货、工厂或提前停机等因素,预计饲料厂和经销商近期将陆续入市补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