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面改善将逐步显现 全球棉花需求继续下调
发布时间:2011-12-16
截至12月14日,本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交易累计成交1531300吨,其中内地成交486180吨、新疆成交1045120吨,其中14日收储2011年度棉花123700吨,实际成交46480吨,成交率37.6%。自12月5日创出收储69780吨高点后,虽然收储量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按此进度,今年收储量或达到200万吨左右,而中储棉也适时抬高每日计划收储量,显示出顺势托市的决心。
国家收储进行到现在,虽然下游需求仍显低迷,但是供应面的确已经有所改善。市场心态逐步有所转变,一些资金压力不大的棉企已经开始选择预留一些棉花,虽然外棉价格低,但配额发放不确定,目前的1%关税配额价格也很高。疆棉外运困难也为市场增添利多色彩,目前的政策也是主要保大型企业,有限的车皮也是给了中字头企业,许多棉企只好选择汽运到内地。
最新公布的USDA供需报告虽然继续调降美棉产量,但其他国家产量未做调整,同时调减中国、印度、土耳其和孟加拉等绝大部分棉花主要消费国的消费量,使得全球消费同步大幅下调63.7万吨至2424.3万吨,并全球期末库存调增59万吨至1256万吨。由于收储政策,加上前期的销售报告的数据,中国的进口需求被调高32.7万,同时印度的出口被调高16.3万吨。
中国进口上调,表明国内的收储政策主导了供需面,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面临的供需环境差异较明显。本年度国内需求将变得更为悲观,目前市场上预估甚至在900万吨以下到800万吨。许多纺企认为,目前的形势要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要严峻,虽然部分大厂依旧良好,但大量的小型企业关停说明了需求的下滑。979.8万吨的量仍就偏高,后期将继续向下调整,2008/2009年度的数据将是一个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