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国际经济形势影响玉米价格后期能否上涨

发布时间:2011-12-09

    新粮上市开秤以来,尤其是进入10月份以后价格逐步回落,一方面是因为国家针对市场供求在南方抛售一部分库存,紧接着山东、山西、陕西等新玉米上市补充了市场。此外,全球经济形势、尤其是美国等经济形势下滑,也波及到国内粮价。

    今年玉米开秤价较去年高,但农民惜售心理非常明显,对粮价心理期望值很高。伴随价格不断下行,惜售氛围更加浓重。而对玉米加工和收购企业而言,随着玉米价格的走弱,很多企业面临的是收的越早,成本越高。于是目前的玉米加工企业基本都保持着随用随收的节奏收购玉米,不敢贸然入市收粮。玉米市场可谓是一片冷清。

    随着玉米价格的一路下降,很多企业面临的就是收的越早,成本越高。于是目前的玉米加工企业基本都保持着随用随收的节奏收购玉米,部分小的收储企业甚至已经停止收购。去年这个时候,各市场主体早已开始纷纷抢粮,可今年大伙普遍还在观望。去年大家普遍感觉粮源相对紧张,国家甚至一度限制中储粮、深加工行业收粮,其他市场主体担心后期粮源紧缺价格暴涨,所以纷纷提早动手抓粮。而今年的形势截然不同,全国性的大丰收,国家还进口了一部分玉米作为储备,市场上粮源相对充足,大家开始担心供过于求后期价格下跌,所以入市态度谨慎,观望氛围明显。玉米市场收购主体以深加工企业和贸易商为主,但由于近期深加工产品价格回落,加工利润难以保证,也使得企业对玉米的收购显得较为谨慎,甚至有意控制收购进度。

    玉米的收购主体主要是深加工企业、饲料和养殖行业及贸易商。今年国内玉米虽然大丰收,但伴随需求的不断增加,整体供应偏紧格局并未改变。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今年全国玉米消耗量将达1.12亿吨,较去年加0.05亿吨,玉米加工行业消耗大约0.535亿吨,较去年增加0.01亿吨。我国玉米以前都是出口,但从2010年开始突然出现净进口态势,虽然数量不大,只有150万吨,但信号意味很强。从过去的出口到今天的进口,这是一个转折。今年我国动物饲料产业和玉米加工产业将继续成长,或将导致供应缺口,且缺口会进一步扩大。

    今年自新玉米上市以来,价格呈现持续下行的走势,受丰收因素影响这种行情已经维持数月。但贸易商未进行大量囤粮,饲料及深加工企业也未展开大量备库工作,也就说是需求窗口还未完全打开。1月份之前可能会走弱,但后期价格应该是上行的。但是如果深加工行业受到国际形势影响,下游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对原料玉米需求萎缩,所以后期粮价仍不排除有阶段性下跌的可能。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